风定尘初止,郊南日暮行。
独松阴可憩,老鹊倦犹声。
一马依桥立,千畦接市平。
乱山低抱郭,斜照看西横。
风定尘初止,郊南日暮行。
独松阴可憩,老鹊倦犹声。
一马依桥立,千畦接市平。
乱山低抱郭,斜照看西横。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郊外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风定尘初止”,描绘了风停后尘埃落定的静谧场景,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宁静的基调。接着,“郊南日暮行”点明地点和时间,夕阳西下,诗人漫步于郊外,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独松阴可憩,老鹊倦犹声”两句,诗人选取了一棵孤独的松树作为背景,松树下可以休息,一只老鹊虽然疲惫但仍发出声音,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一马依桥立,千畦接市平”描绘了一匹马在桥边静静地站立,而远处的农田与城市相连,呈现出一幅城乡交融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广阔,也隐含了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之间和谐共处的主题。
最后,“乱山低抱郭,斜照看西横”以“乱山”、“低抱郭”描绘了群山环绕城市的景象,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山峦之上,展现出一种壮丽而又温柔的美。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宁静之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傍晚时分郊外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画卷。
春隰荑绿柳,寒墀积皓雪。
依依往纪盈,霏霏来思结。
思结缠岁晏,曾是掩初节。
初节曾不掩,浮荣逐弦缺。
弦缺更圆合,浮荣永沉灭。
色随夏莲变,态与秋霜耋。
道迫无异期,贤愚有同绝。
衔恨岂云忘,天道无甄别。
功名识所职,竹帛寻摧裂。
生外苟难寻,坐为长叹设。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
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
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
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
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
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四时更逝去。
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
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
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
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
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
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秋胡行》【魏晋·曹操】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https://shici.929r.com/shici/I5qjNYFnT.html
驱车掸驽马,东到奉高城。
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
隆高贯云霓,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候,间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
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
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礼记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唯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轩皇元独灵。
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
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