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妇休誇意智强,却因诈魇唤江郎。
自从呼婢曾开口,不复连宵只对床。
春晚燕狂捎蛱蝶,汀闲沙暖睡鸳鸯。
凤栖已协和鸣兆,谁记东家人姓王。
庾妇休誇意智强,却因诈魇唤江郎。
自从呼婢曾开口,不复连宵只对床。
春晚燕狂捎蛱蝶,汀闲沙暖睡鸳鸯。
凤栖已协和鸣兆,谁记东家人姓王。
这首诗以戏谑的口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开篇“庾妇休夸意智强,却因诈魇唤江郎”,以庾氏妇人自夸聪明却被梦魇所扰,引出下文的情节转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接着,“自从呼婢曾开口,不复连宵只对床”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中透露出情感的微妙变化。
“春晚燕狂捎蛱蝶,汀闲沙暖睡鸳鸯”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燕子追逐蝴蝶,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休息,充满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而“凤栖已协和鸣兆,谁记东家人姓王”则将话题转向了更深层次的寓意,暗示着某种美好的预兆或和谐的象征,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活中的情趣与哲思,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攲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