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俞按察之湖广·其二》
《送俞按察之湖广·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揽辔江湖万里清,使君三楚旧知名。

阳春不是寻常调,明月堪偿十五城。

行省重臣推掌宪,中原多事盛谈兵。

遥怜佐吏耽秋色,不浅南楼庾亮情。

(0)
鉴赏

此诗《送俞按察之湖广(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俞按察即将前往湖广的描绘与祝愿,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揽辔江湖万里清”,以“揽辔”形象地描绘了俞按察即将踏上旅途的情景,同时“万里清”则赋予了旅途一种广阔而清新的意境,预示着俞按察此行将是一次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旅程。

“使君三楚旧知名”一句,既点出了俞按察的身份与过往的名声,也暗示了他此次前往湖广将受到当地民众的尊敬与期待。

“阳春不是寻常调,明月堪偿十五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俞按察的才华与品德比作阳春之调和明月之光,不仅赞美了他的个人魅力,也表达了对他治理地方、造福百姓的美好期许。

“行省重臣推掌宪,中原多事盛谈兵”两句,既赞扬了俞按察在政务上的才能与地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与军事活动的频繁,预示了俞按察此行面临的挑战与责任。

最后,“遥怜佐吏耽秋色,不浅南楼庾亮情”两句,通过想象俞按察在湖广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关怀与祝福。这里引用了庾亮在南楼赏月的故事,寓意俞按察不仅能在政务上有所作为,也能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对俞按察个人品质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读书台

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

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0)

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

岩嶂随高步,琴尊奉胜游。

金风吹绿簟,湘水入朱楼。

朗抱云开月,高情鹤见秋。

登临多暇日,非为赋消忧。

(0)

魏仓曹宅各赋一物得当轩石竹

罗生殊众色,独为表华滋。

虽杂蕙兰处,无争桃李时。

同人趋府暇,落日后庭期。

密叶散红点,灵条惊紫蕤。

芳菲看不厌,采摘愿来兹。

(0)

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举所职称霍山多虎每岁采茶为患择肉于人至春常修陷阱数十所勒猎者采其皮睛余悉除罢之是岁虎不复为害至余去郡三载

匪将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雏所患争。

当路绝群尝诫暴,为猫驱狝亦先迎。

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

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

(0)

姑熟杂咏.天门山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0)

咏史十一首·其八

日照昆崙上,羽人披羽衣。

乘龙驾云雾,欲往心无违。

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国。

灵气皆自然,求之不可得。

何为汉武帝,精思遍群山。

糜费巨万计,宫车终不还。

苍苍茂陵树,足以戒人间。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