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悲羌笛,西风怨汉歌。
心难填海尽,力奈负山何。
魑魅高明避,英雄草泽多。
秋来晴霁美,未改是天和。
落日悲羌笛,西风怨汉歌。
心难填海尽,力奈负山何。
魑魅高明避,英雄草泽多。
秋来晴霁美,未改是天和。
这首清代董文涣的《秋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落日悲羌笛"以夕阳西下与凄凉的羌笛声相映,渲染出一种苍茫而哀伤的氛围。"西风怨汉歌"则通过秋风中的歌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心难填海尽,力奈负山何"这两句,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内心的愁苦无法用言语或力量完全排解,暗示了他所面临的困境和沉重的情感负荷。"魑魅高明避,英雄草泽多"借鬼魅比喻世态炎凉,英雄在平凡民间更显无奈,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冷酷。
最后两句"秋来晴霁美,未改是天和"看似转向宁静美好的秋日晴空,实则以自然景色反衬人事的不公,暗示尽管外界环境优美,但人心的纷扰并未因此改变,天地间的和谐并未得到完全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海上春欲暮,楼头花满林。
一樽风雨夕,千古幽期心。
平旦忽惆怅,怆然惜离襟。
踟蹰歌白雪,留赠比黄金。
十日不尽欢,临岐徒悲吟。
举目望霄汉,浮云蔽重阴。
沧洲渺何许,春水洪涛深。
此别非万里,无时间徽音。
以我子猷船,期君安道琴。
毋为叹白发,岁晚重招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