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
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
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
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
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美好的景象,诗人在高高的城垣上感受着凉爽的风,面对着开阔的旭日美景。秋天的声音似乎随着野径远去,而山间清新的空气也随之弥漫。这时,天边的鸿雁开始返回,而屋檐下的小燕子已经飞回了它们的家。诗人并没有因为傍晚的烟雨而感到烦恼,却在想象着某个地方的阳台。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情绪。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雅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吴儿牵挽醉莼鲈,今日西归略自如。
别路冷云随驿马,望乡乔木记吾庐。
湘中花月偏怜酒,淮左儿童待拥车。
凡我旧游君更历,橘洲相见讶无书。
八十衰翁如小儿,爱餐梨栗作儿嬉。
有时淡饮三杯酒,无事閒吟两首诗。
还丹却老吾不知,头童齿豁一听之。
但愿造物相扶持,寿考或可登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