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罴此去从天定,枭獍当来自不周。
清一八纮天意在,已教克复了神州。
熊罴此去从天定,枭獍当来自不周。
清一八纮天意在,已教克复了神州。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耶律铸所作的《后骑吹曲词九首》中的第六首,题为“不周”。诗中以熊罴和枭獍为象征,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坚定信念。"熊罴此去从天定",熊罴代表勇猛的力量,暗示正义之师势不可挡,仿佛上天安排;"枭獍当来自不周",枭獍比喻凶恶的敌人,暗示这些恶势力终将被击败,不周山(古人认为是天地相接之处)的动荡预示着变革的到来。
"清一八纮天意在",八纮指的是天地四方,此处表示上天的意志清晰,支持正义的一方;"已教克复了神州",克复神州意味着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的安宁与统一。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复兴的期待和对胜利的坚信,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山窗独眠抱秋冷,四壁无声中夜醒。
天清急雨忽万点,月出枯蛇纷众影。
开门飒飒非故林,满空乱叶抟愁阴。
石涧流红□泉咽,藓痕掩碧孤蚕吟。
高秋共谁听萧瑟,却忆江南远游客。
楚天摇落白日高,万里扁舟荡秋色。
江南客来归,山中叶亦稀。
相思绕遍寒树下,有恨愿随秋风吹。
山空夜寒风渐微,惨惨霜露沾人衣,哀鸿独叫残云飞。
江南木叶飞,江北百草黄。
风烟澹莽苍,怅望川途长。
寒鱼聚其群,鸿雁忽成行。
俯仰念时物,索居耿凄凉。
昔我二三子,敦好攻文章。
漂零时相失,尺素不得将。
人生四方志,企尔扬声光。
登山岂无车,涉水亦有航。
真诚谅不隔,离别庸何伤。
交趾小蛮夷,去国将万里。
土产无异物,其人状如鬼。
湿热生瘴气,疾者无不死。
天兵虽南征,弃之良有以。
往年鄂州省,绥靖失其理。
交驰赤白囊,来告犯边鄙。
遣人觇虚实,在廷孰可使。
矫矫刘将军,一旦备行李。
有才兼文武,不但善弧矢。
深入险恶地,限敌才一水。
介者数百人,视之若蝼蚁。
移文至其国,诘问事终始。
指摘中利害,文辞更深美。
报书礼甚恭,敝邑何敢尔。
疆吏争怨隙,搆煽乃为此。
贿赂却勿受,足以振纲纪。
威声闻远方,一边祸为弭。
国家方全盛,武备不可弛。
如此将帅才,宜歌宿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