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安行》
《淮安行》全文
金 / 刘迎   形式: 古风

淮安城壁空楼橹,风雨半摧鸡粪土。

传闻兵火数年前,西观竹间藏乳虎。

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

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迩来户口虽增出,主户中间十无一。

里闾风俗乐过从,学得南人煮茶吃。

青衫从事今白头,一官乃得西南陬。

宦游未免简书畏,归去更怀门户忧。

世缘老矣百不好,落笔尚能哦楚调。

从今买酒乐升平,烂醉歌呼客神庙。

(0)
鉴赏

这首《淮安行》由金代诗人刘迎所作,描绘了淮安城在战乱之后的荒凉景象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文风貌的变化。

首句“淮安城壁空楼橹,风雨半摧鸡粪土”,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战后淮安城的破败景象:城墙和楼台在风雨侵蚀下残破不堪,甚至被鸡粪覆盖,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留下的疮痍。

接着,“传闻兵火数年前,西观竹间藏乳虎”两句,通过传闻的方式,暗示了淮安曾遭受战火的洗礼,而西观竹林中藏匿的幼虎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复苏。

“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描述了战后淮安城的荒凉景象,居民的生活依赖于边境贸易的榷场,反映了战乱对经济的严重影响。

“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描绘了战后淮安城的商贸活动,虽然战争破坏了原有的秩序,但人们依然在艰难中维持生计,进行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

“迩来户口虽增出,主户中间十无一”指出战后人口虽有增长,但大多数是外来人口,本地户籍的人口比例极低,反映了战后人口结构的变化。

“里闾风俗乐过从,学得南人煮茶吃”描绘了战后淮安城的社会生活,尽管经历了战乱,但人们依然保持着和谐的邻里关系,学习并接受了南方的饮茶习俗,体现了文化的交融与适应。

“青衫从事今白头,一官乃得西南陬”描述了一位官员的辛酸经历,他年轻时为官,如今已白发苍苍,只能在偏远的西南地区任职,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与感慨。

“宦游未免简书畏,归去更怀门户忧”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畏惧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忧,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官员的复杂心态。

“世缘老矣百不好,落笔尚能哦楚调”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但仍然能吟咏楚地的诗歌风格,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最后,“从今买酒乐升平,烂醉歌呼客神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和平时期饮酒作乐,与客人在神庙中欢歌畅饮,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战后淮安城的变迁与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既有对历史创伤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刘迎

刘迎
朝代:金   生辰:约1144—1180

刘迎(约1144—1180)曾为唐州幕官。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猜你喜欢

寄笏青柯平

飞雪惊沙捲屋茅,清寒泼水透绨袍。

松风度壑江声远,萝月当轩扇影高。

敢对名山谈世事,不妨空腹贮离骚。

且将手版牢藏起,政恐山人识马曹。

(0)

君马白

我马瘦,君马肥,我马虺隤君马飞。

彫鞍宝校锦障泥,向风振迅长鸣嘶。

一朝计落路傍儿,铜鬲为椁薪为衣。

瘦马虽瘦骨骼奇,古人相马遗毛皮,千金一顾会有期。

(0)

上白塔寺

睡饱枝筇彻上方,门前山好更斜阳。

苔连碧色龟趺古,松落轻花鹤梦香。

身世穷通皆幻影,山林朝市自閒忙。

帘幡不动天风静,莫听铃中替戾冈。

(0)

题归去来图

笔端奇处发天藏,事远怀人涕泗滂。

馀子风流空魏晋,上人谈笑自羲皇。

折腰五斗几钱直,去国十年三径荒。

安得一堂重写照,为公桂酒泻蕉黄。

(0)

下第鱼台东寺

病眼逢花亦倦开,流莺飞去误相猜。

多情却爱僧堂燕,才得春风却再来。

(0)

雪谷早行图

冰风刮面雪埋屋,客子晨征有底忙。

我欲题诗还自笑,东华待漏满靴霜。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