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书断故山离,义重惟穷到处随。
无米胸中元自杵,不蚕鬓底却能丝。
消梅乞与嘲盐贵,苦笋烹来怪酱迟。
亡可柰何安若命,午窗赢得睡便宜。
故人书断故山离,义重惟穷到处随。
无米胸中元自杵,不蚕鬓底却能丝。
消梅乞与嘲盐贵,苦笋烹来怪酱迟。
亡可柰何安若命,午窗赢得睡便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午困》。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以及生活中的困顿与自我解嘲。首句“故人书断故山离”描绘了与老友音信断绝,诗人感到孤独和离别的伤感。次句“义重惟穷到处随”则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即使身处困境,也愿意追随朋友。
第三句“无米胸中元自杵”运用了比喻,表示虽然生活贫瘠,但诗人内心坚韧,自力更生。第四句“不蚕鬓底却能丝”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即使鬓发斑白,也依然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五、六句“消梅乞与嘲盐贵,苦笋烹来怪酱迟”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如梅子煮成稀粥以解饥饿,感叹物价昂贵;苦笋烹煮时嫌酱料来得慢,流露出对贫穷生活的无奈和幽默感。
最后两句“亡可奈何安若命,午窗赢得睡便宜”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艰难,只能顺应命运,午后小憩成为唯一的安慰,体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自嘲,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