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迕秋风意,溪头岸角巾。
似闻阿谷女,相讶武陵人。
避地爱林壑,寻歌浃隐沦。
向来江海梦,流落见天真。
不迕秋风意,溪头岸角巾。
似闻阿谷女,相讶武陵人。
避地爱林壑,寻歌浃隐沦。
向来江海梦,流落见天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不迕秋风意”,诗人似乎在说,秋风并没有违背他的心意,而是与他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溪头岸角巾”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置身于溪边,头戴角巾,悠然自得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似闻阿谷女,相讶武陵人。”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或理想之地的向往与好奇。阿谷女与武陵人,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场景和理想境界,诗人似乎在通过这样的对话,表达自己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探索。
“避地爱林壑,寻歌浃隐沦。”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他选择远离尘嚣,喜爱山林间的静谧,寻找心灵的归宿。这里的“林壑”、“隐沦”不仅指自然环境,更象征着内心的避世与追求精神的自由。
最后,“向来江海梦,流落见天真。”诗人回顾自己的过往,仿佛在江海间有过梦想与追求,而现在,即使身处流离之中,也能保持一颗纯真无邪的心。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以及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纯净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理想的独特见解,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内心平静的坚定信念。
烽火连天明社屋,国亡家破仇谁复。
忽闻美人亦被收,多情转效秦廷哭。
恸哭上书为请兵,数行血泪啼鹃声。
素练系肩衣如雪,负弩前驱玉关行。
关内蚁贼二十万,横海列阵来酣战。
狂风飞瓦尘蔽天,咫尺敌人不相见。
我师先作壁上观,两军迸出刀光寒。
觱篥声催阵云黑,鹳鹅队舞夕阳残。
忽讶神兵来天上,长弓大剑辽东将。
马上健儿齐丧胆,纷纷遁走觊歌唱。
只缘红粉定燕京,箫鼓重逢倍有情。
怪底将军多反覆,君亲恩不及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