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初闻县阁钟,西林东日破朦胧。
我于寺主元无约,诗与禅家各有宗。
三伏炎蒸须谢客,四朝衰懒合明农。
相逢若问来何早,欲向风前听古松。
出郭初闻县阁钟,西林东日破朦胧。
我于寺主元无约,诗与禅家各有宗。
三伏炎蒸须谢客,四朝衰懒合明农。
相逢若问来何早,欲向风前听古松。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题为《松风阁次韵》。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出城时的景象,以及在松风阁所感受到的自然与心灵的交融。
首句“出郭初闻县阁钟”,诗人从城中出发,首先听到的是县阁的钟声,这钟声仿佛是大自然的序曲,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接着,“西林东日破朦胧”一句,描绘了太阳逐渐驱散晨雾,照亮大地的景象,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
“我于寺主元无约,诗与禅家各有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寺庙之间并无约定,但他的诗歌与禅学有着内在的联系,暗示了他在自然与哲学之间的深刻感悟。
“三伏炎蒸须谢客,四朝衰懒合明农。”这里诗人提到夏天的酷热需要客人离开,同时也表达了对农事的重视,体现了他对季节更替和自然规律的尊重。
最后,“相逢若问来何早,欲向风前听古松。”诗人想象如果有人问起他为何早早前来,他愿意在风中倾听古松的声音,以此表达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探索。
扑面江风,卷不尽、怒涛如雪。
凭眺处、琉璃万顷,水天一色。
酾酒又添豪杰泪,燃犀漫照蛟龙窟。
一星星、蟹屿与渔汀,凝寒碧。千载梦,风花灭。
六代事,渔樵说。只江流长往,销磨今昔。
锦缆牙樯空烂漫。暮蝉衰柳犹呜咽。
笑儿家、几度学乘查,悲歌发。
清夜回肠,百绪纷纭,凄然泪零。
觉天涯离恨,痴魂黯黯,宵深肺病,短梦惺惺。
霜叶辞枝,寒蛩咽露,粉月玲珑上绮棂。
孤光冷,偏照人庭院,别样分明。屏山瘦影伶俜。
见背壁、残灯死复醒。
叹身如年历,暗知凄节,心同刻漏,记尽长更。
生小工愁,从来善哭,何况而今寥落情。
无憀极,倩喘丝半缕,扶住黄昏。
冷斜阳深照海山楼,摇落一身秋。
看百蛮烟火,三江关塞,风物都收。
胡马何时荡尽,清泪洒沧洲。
举目无人处,如此神州。
佗也蛮夷大长,正韩彭醢后,猛士难求。
让书生掉舌,三寸抵貔貅。
算兴亡非关形胜,换谁家天下在人谋。
依然是云横古垒,山枕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