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晴台馆收烟候,时有燕泥香坠。
宿酲未解,单衣初试,腾腾春思。
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
记彩鸾别后,青骢归去,长亭路、芳尘起。
十二屏山遍倚。任苍苔、点红如缀。
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帘花碎。
芳意婆娑,绿阴风雨,画桥烟水。
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
弄晴台馆收烟候,时有燕泥香坠。
宿酲未解,单衣初试,腾腾春思。
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
记彩鸾别后,青骢归去,长亭路、芳尘起。
十二屏山遍倚。任苍苔、点红如缀。
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帘花碎。
芳意婆娑,绿阴风雨,画桥烟水。
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
这首词作是北宋时期诗人刘镇的作品,名为《水龙吟·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春日闲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怀念之作。
开篇“弄晴台馆收烟候,时有燕泥香坠”两句,设定了一个春日的悠闲氛围,诗人在高台上或馆中享受着清风细雨和燕子带来的泥土芬芳,这种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静谧而不失生机的景象。
接着,“宿酲未解,单衣初试,腾腾春思”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对美酒与轻薄衣物的享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无尽春思。这里的“宿酲”指的是前一晚饮酒后的余韵尚存,而“单衣初试”则是春季换穿单层衣物的时节,两者交织,透露出诗人对春日生活细微之处的感受和领悟。
下文“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三句,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前度桃花”指的是过去时节里盛开的桃花,而“去年人面”则是指与诗人有过交集的人们,此刻皆已不再眼前。这些记忆被“重门深闭”所隔绝,增添了一份难以触及的哀愁。
“记彩鸾别后,青骢归去,长亭路、芳尘起”四句,则是对一段逝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这里的“彩鸾”可能指的是某种装饰或物品,而“青骢”则是一种毛色为青黑色的马,这里用以形容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而“长亭路、芳尘起”则描绘了诗人在长亭的道路上,感受着春天特有的花香与尘土,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
“十二屏山遍倚。任苍苔、点红如缀”两句,表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这里的“十二屏山”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山脉,而“遍倚”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喜爱。随后的“任苍苔、点红如缀”则是对自然界中细小之物的描写,苍苔和点红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最后,“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帘花碎。芳意婆娑,绿阴风雨,画桥烟水。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等句,则是对日落时分的宁静与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的纠葛和不舍。这里的“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帘花碎”都营造了一种柔和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而“芳意婆娑”则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绿阴风雨”、“画桥烟水”则是对特定景致的描写,增添了一份诗意。末尾的“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逝去春光和美好时光的无奈,以及由此而生的哀愁。
整首词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的闲适生活,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与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