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怀观物理,何者最相宜。
高阁月明后,孤灯雁过时。
海风吹不断,天路去多岐。
拟作秋鸿操,知音更有谁。
旷怀观物理,何者最相宜。
高阁月明后,孤灯雁过时。
海风吹不断,天路去多岐。
拟作秋鸿操,知音更有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高阁中所见所感,以“闻雁”为线索,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旷怀观物理”,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开阔的心胸和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接着,“何者最相宜”一问,引出对自然现象与内心情感契合的探索。
“高阁月明后,孤灯雁过时”,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月光洒满高阁,孤灯下雁群飞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孤独的氛围。雁群的迁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海风吹不断,天路去多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海风象征着不可阻挡的时间流逝,而“天路去多岐”则暗示了人生的道路充满了选择与变数,既有前行的勇气,也有迷茫与困惑。
最后,“拟作秋鸿操,知音更有谁”,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音乐(“秋鸿操”)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愿望,但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对普遍人性的深刻理解——在追求精神共鸣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找到真正的知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何峰云共出,一夜洒山檐。
爽气连灯湿,凉声得树兼。
醉吟还有意,卧听似无厌。
已约凌晨起,泉声自捲帘。
平生抱迂疏,举世无两个。
每为饥所驱,奔走不可奈。
尝闻伯夷风,粗尔立顽懦。
初试岩邑宰,再作侯藩佐。
一麾来江湖,不容暖席坐。
流行遇坎止,留落寓江左。
轲毁遭臧仓,孔厄类阳货。
从来宦情薄,况已心力惰。
二儿可应门,肯堂复肯播。
东湖五亩宅,喜赋归来些。
林亭足遐观,竹斋宜醉卧。
自谓景物幽,绝唱无人和。
朅来憩水滨,光渌静无涴。
一见罗夫子,道眼俱看破。
始知蠛蠓飞,未识天壤大。
万竿旌旗林,五车牛马驮。
羡君如籍咸,愧我非白贺。
续貂惭斐然,君恕毋督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