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褪残花点碧轻,残花含恨脱红英。
树连翠筱围春昼,风入青山送雨声。
不办扁舟访安道,何妨莲社醉渊明。
如公自是銮坡具,盍与吾君致太平。
杏褪残花点碧轻,残花含恨脱红英。
树连翠筱围春昼,风入青山送雨声。
不办扁舟访安道,何妨莲社醉渊明。
如公自是銮坡具,盍与吾君致太平。
这首宋诗《次韵杨判院晚春》由释绍嵩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杏褪残花点碧轻”,形象地写出杏花凋零,花瓣轻轻飘落在碧绿的草地上,画面清新而略带伤感。次句“残花含恨脱红英”进一步渲染了花朵凋零的哀愁,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树连翠筱围春昼”,诗人描绘了树木与翠竹环绕的春日景象,尽管春光依旧,但已显出几分寂寥。春风“入青山送雨声”,以风声衬托出静谧的山林,也暗寓着春雨将至的季节转换。
诗人感慨自己无法乘舟拜访友人杨判院,却不妨效仿陶渊明在莲社中饮酒自乐,享受田园生活。最后两句“如公自是銮坡具,盍与吾君致太平”,表达了对杨判院才能的赞赏,希望他能辅佐君主实现天下太平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日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期盼,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南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平生赏,无虞外役侵。
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
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怀胜即枫林。
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
前朝杳难问,叹息洒鸣琴。
虚室焚香久,禅心悟几生。
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
我来风雨夜,像设一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