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川走东海,日夜无休歇。
咄此盘中涡,不长亦不竭。
日月走中天,于焉双出没。
骇浪掀扶胥,高于朔山雪。
蠵蜃吐楼台,蛟鼍护窟穴。
海若不徒夸,冯夷甘受屈。
吾闻三神山,恍恍银宫阙。
便随长风去,发轫首溟渤。
倘逢方平生,海底探明月。
坐待清浅时,归来未华发。
逝川走东海,日夜无休歇。
咄此盘中涡,不长亦不竭。
日月走中天,于焉双出没。
骇浪掀扶胥,高于朔山雪。
蠵蜃吐楼台,蛟鼍护窟穴。
海若不徒夸,冯夷甘受屈。
吾闻三神山,恍恍银宫阙。
便随长风去,发轫首溟渤。
倘逢方平生,海底探明月。
坐待清浅时,归来未华发。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大海的壮丽与神秘。诗人方一夔通过“逝川走东海,日夜无休歇”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大海的永恒流动,赋予了大海一种生命的力量。接着,“咄此盘中涡,不长亦不竭”则将大海中的漩涡拟人化,表现了大海的深邃与无穷。
“日月走中天,于焉双出没”两句,巧妙地将日月与大海联系起来,不仅展现了大海的广阔,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骇浪掀扶胥,高于朔山雪”描绘了大海的狂暴与壮观,波涛汹涌,仿佛比雪山还要高耸。
“蠵蜃吐楼台,蛟鼍护窟穴”则进一步展示了大海的奇幻与生命力,蠵蜃(海龟)吐出的可能是海市蜃楼般的建筑,而蛟鼍(龙)守护着它们的洞穴,充满了神秘色彩。
“海若不徒夸,冯夷甘受屈”表达了对海神的敬畏与赞美,即使海神也不得不承认大海的威严。最后,“吾闻三神山,恍恍银宫阙。便随长风去,发轫首溟渤”表达了诗人渴望探索大海深处的愿望,想象着跟随长风前往大海的最深处,寻找传说中的三神山。
“倘逢方平生,海底探明月。坐待清浅时,归来未华发”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如果能遇到老友,在海底探寻明月,等待潮水退去,归来时仍保持青春,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整首诗通过对大海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猛虎未出柙,扰如搏鼠狸。
苍鹰方在韝,孱甚伏卵雌。
弭戢以违祸,孰云尔无知。
幸遭纵释仁,返谓人可欺。
岂复念前辱,摇尾垂翅时。
择肉毙侪类,戕忍犹天姿。
吾将罪虞者,奈何生致之。
南山有重阻,邓林无樛枝。
机阱与罗罻,今也将安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