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君园林地,泽我清凉襟。
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
风微汉宫漏,月迥秦城砧。
光景坐如此,徒怀经济心。
扫君园林地,泽我清凉襟。
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
风微汉宫漏,月迥秦城砧。
光景坐如此,徒怀经济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哲理的山水画面。开篇“扫君园林地,泽我清凉襟”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一个清幽的园林中漫步的情景,这里的“扫君”指的是清扫或打扫,而非直接对人的称呼。这里也传达出一种淡雅脱俗的生活态度。
接着,“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两句则是描绘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在这宁静的氛围中,高飞的鸟儿在云端消失,孤独的蝉鸣声从深邃的杨柳间传来,这些都是诗人捕捉到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映射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感。
第三句“风微汉宫漏”则是通过对古代宫廷时光流逝的一种隐喻,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这里的“汉宫漏”指的是古代计时用的水钟,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最后,“月迥秦城砧”则是将视线转向夜幕下的秦城,通过“月迥”这个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和自然景观的深切情感。“光景坐如此,徒怀经济心”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的自然景色时所产生的一种沉思之情。这里的“经济”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而是古代指的治国理政之道。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于国家大事、世间万象深深怀念与思考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于尘世纷扰的心境,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历史、时间和治国理政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