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周侍郎》
《谒周侍郎》全文
宋 / 史尧弼   形式: 古风

大江之南英灵窟,瑰奇万古输不竭。

往年鼓柁穷壮观,见公更觉人超越。

当时持橐趋明光,径度蓬山跨奉常。

汉仪周典一朝重,斧藻皇度看翱翔。

只今自合补衮阙,元有胸中丝五色。

如何一麾渺江海,扶摇未嫌六月息。

此邦齐鲁伯仲间,乡来文物馀班班。

天遣儒宗作邦伯,风流正始应追还。

老稚何知但呼舞,平易近民吾父母。

悃愊无华两京似,宴坐黄堂物安堵。

小人不识衡气机,况知道学穷精微。

羲文孔圣演三画,后来百代谁传衣。

图书不见出河洛,禹箕九畴那复作。

一时覆瓿笑迂阔,子云太玄亦寂寞。

振起此学非公谁,心匠妙处玑衡齐。

定知数术本天授,无乃太一燃青藜。

草玄遗编当不朽,还许侯芭传业否。

旧来尝辱河南幸,从今肯在诸生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shìláng
sòng / shǐyáo

jiāngzhīnányīnglíngguīwànshūjié

wǎngniántuóqióngzhuàngguānjiàngōnggèngjuérénchāoyuè

dāngshíchítuómíngguāngjìngpéngshānkuàfèngcháng

hànzhōudiǎncháozhòngzǎohuángkànáoxiáng

zhījīngǔnquēyuányǒuxiōngzhōng

huīmiǎojiānghǎiyáowèixiánliùyuè

bāngbǎizhòngjiānxiāngláiwénbānbān

tiānqiǎnzōngzuòbāngbǎifēngliúzhèngshǐyìngzhuīhái

lǎozhìzhīdànpíngjìnmín

kǔnhuáliǎngjīngyànzuòhuángtángān

xiǎorénshíhéngkuàngzhīdàoxuéqióngjīngwēi

wénkǒngshèngyǎnsānhuàhòuláibǎidàishuíchuán

shūjiànchūluòjiǔchóuzuò

shíxiàokuòyúntàixuán

zhènxuéfēigōngshuíxīnjiàngmiàochùhéng

dìngzhīshùshùběntiānshòunǎitàiránqīng

zǎoxuánbiāndāngxiǔháihóuwěibiànfǒu

jiùláichángnánxìngcóngjīnkěnzàizhūshēnghòu

翻译
长江以南的英灵聚集地,瑰丽奇异的精华千年不断。
过去航行穷尽壮丽景象,遇见您更觉得人杰地灵。
那时带着书囊走向光明,直入蓬莱山越过奉常官署。
汉代礼仪和经典一时复兴,您的才华如凤凰展翅飞翔。
如今您理应填补朝廷的空缺,胸中藏着五色丝线般的智慧。
为何您却远离朝廷,六月的飓风也不足以阻挡您的志向。
此地在齐鲁之间,文化繁盛,您如同杰出人物。
上天派您成为地方领袖,风雅的开始应当回归。
老少无知,只知欢呼舞蹈,您的亲民如父母般亲近。
您的淳朴无华如同两京,静坐堂上,百姓安宁。
小人不懂深奥的学术,怎能理解道学的精微之处。
伏羲、文王、孔子传承的智慧,后世谁能继续发扬?
图书不再出自河洛之地,大禹的九畴又何处寻觅?
一时的嘲笑已成过往,扬雄的《太玄》也显得孤寂。
振兴这门学问,非您莫属,您的才智如同玑衡般精准。
您深知数术源自天意,或许太一神光照亮了青藜。
您的《草玄》遗稿定会流传不朽,是否能传给侯芭延续事业?
过去曾蒙受河南的恩惠,今后您愿否居于学生之后?
注释
英灵窟:英灵聚集的地方。
鼓柁:航行。
持橐:携带书囊。
明光:指朝廷。
斧藻:比喻文采。
衮阙:朝廷的空缺职位。
丝五色:象征智慧或才能。
麾:指挥的旗帜。
衡气机:深奥的学术。
图书:古代文献。
河洛:黄河与洛水交汇处,古代文化中心。
太一:古代神话中的至上神。
侯芭:可能指某位继承者。
河南:古代行政区,这里指作者所在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学士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切感怀和自我修养的追求。诗中提及“大江之南英灵窟”,即指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的神秘地带,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探索。

通过“往年鼓柁穷壮观,见公更觉人超越”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前贤的景仰之情,以及自己在知识和修养上的追求。这里的“公”,很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圣贤或先辈学者。

接下来的“当时持橐趋明光,径度蓬山跨奉常”描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在精神世界中的自我超越。

“汉仪周典一朝重,斧藻皇度看翱翔”表达了对古代礼制和制度的向往,以及希望复兴这些美好传统的愿望。这里的“汉仪周典”,指的是汉代的礼仪与周代的典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的“只今自合补衮阙,元有胸中丝五色”则转向个人修养和内心世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内在拥有和感悟。

诗中的“如何一麾渺江海,扶摇未嫌六月息”用意象丰富的手法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胸怀壮志的情怀。这里的“一麾”,即是手持笔墨,“渺江海”则喻指广阔无边的学问和事业。

紧接着,诗人提及“此邦齐鲁伯仲间,乡来文物馀班班”表达了对故土文化遗产的深情留恋,以及对于自己所处时代文化繁荣的自豪。

“天遣儒宗作邦伯,风流正始应追还”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儒家学说的尊崇和传承,同时也表达了对复兴古代文化精神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老稚何知但呼舞,平易近民吾父母”表现了诗人对于简单而又亲民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先辈教育之恩的怀念。“悃愊无华两京似,宴坐黄堂物安堵”则描绘了一种宁静、淡泊的学问生活。

“小人不识衡气机,况知道学穷精微”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知识局限的自知之明,以及对深邃学问的敬畏与追求。

通过“羲文孔圣演三画,后来百代谁传衣”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巨匠如羿、文、孔子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对文化传承问题的关切。

“图书不见出河洛,禹箕九畴那复作”表达了对失落文化遗产的惋惜,以及希望重新发掘和复兴的愿望。这里的“河洛”,指的是黄河与洛水一带,这里曾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

接下来的“一时覆瓿笑迂阔,子云太玄亦寂寞”则通过对比历史文化遗产和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之深邃和个人知识局限的自省。

最后,“振起此学非公谁,心匠妙处玑衡齐”一句,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学术追求和对未来文化传承者的期望。这里的“此学”,即是指中国古代的文理之学,而“非公谁”则表达了对于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文化遗产的人才的期待。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学习和传承的责任感,以及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高度自觉。

作者介绍

史尧弼
朝代:宋

眉州人,字唐英,世称莲峰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少以《古乐府》、《洪范》等论往见张浚,浚谓其大类苏轼。年十四举于乡,赴鹿鸣宴犹著粉红裤,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赋诗,尧弼援笔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莲峰集》。
猜你喜欢

巫山下作

细腰宫尽旧城摧,神女归山更不来。

唯有楚江斜日里,至今犹自绕阳台。

(0)

赠金州姚合使君

为郎名更重,领郡是蹉跎。

官壁题诗尽,衙庭看鹤多。

城池连草堑,篱落带椒坡。

未觉旗幡贵,闲行触处过。

(0)

荆州夜与友亲相遇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似期。

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辞。

坐永神凝梦,愁繁鬓欲丝。

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0)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其一庆和

就阳位,升圜丘。佩双玉,御大裘。膺天命,拥神休。

万灵感,百禄遒。

(0)

奉试咏青

路辟天光远,春还月道临。

草浓河畔色,槐结路边阴。

未映君王史,先标胄子襟。

经明如可拾,自有致云心。

(0)

咏史诗.豫让桥

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时国士心。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