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山雅趣图为太仓张俞题》
《湖山雅趣图为太仓张俞题》全文
明 / 刘大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青山隐隐水悠悠,此日披图忆旧游。

远树云开湘浦晚,孤帆日落洞庭秋。

萍踪自昔随流转,华发谁今为国忧。

却笑薄才终恋阙,湖山雅趣付君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湖山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水之美,同时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青山隐隐水悠悠”,以“隐隐”和“悠悠”两个叠词,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青山若隐若现,流水悠长不息,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接着,“此日披图忆旧游”,诗人通过展开画卷,回忆起往昔游览湖山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远树云开湘浦晚,孤帆日落洞庭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山之景的壮丽与宁静。远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随着太阳西下,湘浦显得更加宁静;而洞庭湖上,一叶孤舟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驶去,秋意渐浓,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哀愁。

“萍踪自昔随流转,华发谁今为国忧。”诗人借“萍踪”与“华发”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萍踪随波逐流,象征着人生的飘忽不定;华发的出现,则暗示岁月的流逝与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最后,“却笑薄才终恋阙,湖山雅趣付君收。”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虽才疏学浅,但对湖山之美的欣赏与感悟,愿意与他人分享。这既是对友人张俞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湖山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国家、友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大夏

刘大夏
朝代:明   字:时雍   号:东山   籍贯:湖广华容(今属湖南)   生辰:1436年—1516年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倚楼

客意入灯篝,无诗过一秋。

角声吹雨断,人在截云楼。

(0)

河轩初秋夜坐

涤热屡呼茶,河轩去郭赊。

云红初夜月,风白久晴沙。

树暗惟闻蚻,波明间跃蛙。

松江鲈入思,客老愧浮家。

(0)

木笔

巧如鸡距锐如簪,蘸紫濡红粉不深。

青帝合教随侍史,万花国里写春心。

(0)

见梅

绝怜生意上寒枝,几度巡檐错恨迟。

数点疏花人未见,窗间早被月明知。

(0)

望彭蠡

万壑气交会,今知楚泽雄。

水明才辨树,雾合忽迷空。

远浦沈初月,孤舟乱去鸿。

阑干已愁思,渔唱入蘋风。

(0)

閒题·其六

鞦韆墙外入斜晖,过尽残花客不知。

春色三分桃李去,一分犹在绿杨枝。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