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犹哀惧,舟中争得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岸上的人们还在为某种忧虑或危险感到恐惧不安,而舟中的乘客则无法找到内心的安宁,暗示了可能是在动荡的江河或艰难的旅途中。诗人熊知至通过对比岸上与舟中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动态的社会或心理状态,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于安定的渴望。短短两句,却勾勒出了鲜明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钱伯茂致政奉议遥碧轩
君不闻汉时遗荣两大夫,群公祖道倾京都。
去尘寂寞绝继踵,但见画手空传图。
君今心事能超古,早束衣冠挂神武。
掉头不待迫悬车,广受视君知孰愈。
世人分著金笼头,或贪微名鱼中钩。
宁如君脱宦海去,饱看遥碧临清流。
似闻远目增明处,宛如画出城南句。
款门何日赴幽期,坐挹云岑为君赋。
想当遐瞩穷天垠,吟怜修眉浓绿新。
应嗤争利推车客,不惜青山碾作尘。
北人以松皮为菜予初不知味虞侍郎分饷一小把因饭素授厨人与园蔬杂进珍美可喜因作一诗
吾老似出家,晚悟愧根钝。
滋旨却膻荤,禅蜕要亲近。
伟哉十八公,兹道亦精进。
舍身奉刀几,割体绝嗔恨。
鳞皴老龙皮,鸣齿溢芳润。
流膏为伏龟,千岁未须问。
便堪奴笋蕨,讵肯友芝菌。
跏趺得一饱,万事皆可摈。
侍郎文懿后,落落众推俊。
澹然世味薄,内典得所信。
香厨留净供,频食不言顿。
晏然默不语,草木雷音震。
得法于此公,骨髓传心印。
应怜持节人,饷此为问讯。
欲将无上味,为我洗尘坌。
食之不敢馀,感激在方寸。
- 诗词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