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
《牡丹》全文
宋 / 杨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杨妃歌舞态,西子巧谗魂。

利剑砍不断,馀妖钟此根。

光华日已盛,栏槛岂长存。

寄语寻芳者,须知松柏尊。

(0)
翻译
杨贵妃的歌舞姿态,西施般巧妙的恶毒心机。
即使是锋利的剑也无法斩断,剩下的邪恶根源就藏在这里。
光芒日益盛大,但栏杆和门槛怎能永久留存。
我告诉那些寻找美色的人,要知道真正的价值在于坚贞如松柏。
注释
杨妃:指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
歌舞态:歌舞的姿态。
西子:西施,古代美女的代称。
巧谗魂:狡猾而阴险的心机。
利剑:锋利的剑。
钟:聚集,此处指隐藏。
光华:光芒。
日已盛:日益壮大。
栏槛:栏杆和门槛,比喻权势或地位。
岂长存:怎能长久存在。
寻芳者:寻找美色的人。
松柏:常用来象征坚贞不屈,长寿。
尊:尊贵,高尚。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其中融入了历史与神话的元素,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首句“杨妃歌舞态”即点明了主题,杨贵妃以其婀娜多姿的舞蹈姿态而著称,这里化用了她作为美丽与艺术的代表。紧接着,“西子巧谗魂”则是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引用,她以美貌蛊惑吴王,成就了一段历史故事。这两句交织出一个充满魅力的女性世界。

“利剑砍不断”一句突兀其来,却又不失诗意,显示了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大胆与创新。它既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无法割舍的执着,也可能是对某种力量无奈面前的无力感。此处“利剑”象征着强大的力量,而“砍不断”的意境则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接下来的“馀妖钟此根”一句,则带入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深层次含义。“光华日已盛”表达了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

最后,“栏槛岂长存。寄语寻芳者,须知松柏尊。”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后人的劝告,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要有所取舍,懂得珍惜和尊重那些能够恒久远离的真正之物——如松柏般坚韧不拔的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与神话故事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与感慨,以及对生命中真挚之物的尊重。

作者介绍

杨轩
朝代:宋

杨轩,字公远,卫州(今河南卫辉)人(《诗话总龟》前集卷六作淇州,卷一二作衡州)。举进士,两至省,多栖依贵宦门馆。事见《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一四。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与孔曲阿别诗

凄凄乘兰秋,言饯千里舟。

途届云阳邑,邑宰有昔游。

行人虽念路,为尔暂淹留。

(0)

答张士然诗

行迈越长川,飘遥冒风尘。

通波激枉渚,悲风薄丘榛。

修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

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欢旧难假合,风土岂虚亲。

感念桑梓域,仿佛眼中人。

靡靡日夜远,眷眷怀苦辛。

(0)

晋童谣

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

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0)

绮怀·其十一

慵梳常是发鬅鬙,背立双鬟唤不应。

习得我拌珠十斛,赚来谁费豆三升。

怕歌团扇难终曲,但脱青衣便上升。

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狯恐难胜。

(0)

钟子宾都转邀集黄莘农中丞、卢心农司马同登八境台

五岭城头双江口,登台四览无不有。

气象真欲涵万千,风景何止吞八九。

坡公昔日见图时,按图一境题一诗。

垂老南迁忽亲到,人生泥爪谁能知。

古碑摩挲土花碧,至今妙墨成陈迹。

江山无恙台增高,游人日日事登陟。

我慕濂溪二十年,自分章贡来无缘。

何幸萍水故人聚,千山都落酒樽前。

茫茫百感此怀古,昔为战场今乐土。

谁将带砺巩金汤,牖户绸缪迨未雨。

关山回首多烟尘,客里闲愁局外身。

桃源天竺在何处,更觅仙境问同人。

(0)

七月榴花

独出如矜贵,迟开似待时。

火流明照眼,暑退静含姿。

映日重台灿,团云五朵奇。

秋风红一点,应入翰林诗。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