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遍门前杨柳。又是清明时候。
岁月不饶人,鬓影星星知否。知否。知否。
且尽一杯春酒。
插遍门前杨柳。又是清明时候。
岁月不饶人,鬓影星星知否。知否。知否。
且尽一杯春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如梦令·其一》,是一首表达对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感慨的小词。开篇“插遍门前杨柳”,便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发的春日景象,杨柳成为了春天到来的象征。但紧接着,“又是清明时候”一句,则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清明时节往往让人感慨。
“岁月不饶人”,这是对时间无情的一种抒发,岁月不会因为人的感情而停留。接下来的“鬓影星星知否”,则是诗人通过头发渐渐变白这一生理现象来表达自己对于时光易逝的感受。
最后,“知否。知否。且尽一杯春酒。”这反复提问,显得有些自语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对时间的无常感到无力回天的情绪。而“且尽一杯春酒”,则是一种对现世的享乐与放纵态度的体现,也许在诗人看来,在无法挽留的岁月面前,人们只能选择珍惜眼前的每一个时刻。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悟。
白鹿原东晓色中,人家新火翠烟浓。
岂惟心友难为别,驴上回头恋玉峰。
陶潜但植当门柳,潘岳惟栽满县花。
争似伯玄青石去,教民先只种桑麻。
舣棹汉嘉口,更尽渭城杯。
凌云山色,似为行客苦伤怀。
横出半天烟雨,锁定一川风景,未放客船开。
想见此楼上,阅尽蜀人才。山猿鹤,江鸥鹭,亦相猜。
滔滔日夜东注,全璧几人回。
客亦莞然成笑,多少醉生梦死,转首总成埃。
信屈四时耳,寒暑往还来。
谁衔鹫峰种,托根蔡氏堂。
勿誇郤林枝,未说燕山芳。
君看湘江上,千载留晶光。
但当护根本,岁晚搴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