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和太师台翁元旦诗四首·其二》
《恭和太师台翁元旦诗四首·其二》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东上红轮瑞色酣,平津领袖百官探。

共祈圣寿无疆万,独亮天工不朽三。

会际龙云频授简,欢同鱼水可纾谈。

春风春日颁春酒,酒后诗成是孰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之际,太阳初升,瑞气盈空的景象,象征着吉祥与希望。诗人以“红轮”比喻太阳,用“瑞色酣”形容其光彩照人,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祥和与繁荣。同时,“平津领袖百官探”一句,既展现了官员们对新年的热烈庆祝,也暗含了对领导者的尊敬与期待。

“共祈圣寿无疆万,独亮天工不朽三”表达了对君主长寿的祝愿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这里的“天工不朽三”,可能是指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强调了自然界永恒的魅力。

“会际龙云频授简,欢同鱼水可纾谈”则描绘了新年聚会的欢乐场景,人们如同鱼得水般畅所欲言,享受着相聚的喜悦。而“春风春日颁春酒”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氛围,春酒作为传统佳节的饮品,寓意着温暖与和谐。

最后,“酒后诗成是孰堪”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暗示在酒后的诗兴大发中,无论是谁的作品都显得尤为珍贵,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明代社会在新年之际的热闹与喜庆,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君主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吴门梦故山

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

秋窗觉后情无限,月堕馆娃宫树西。

(0)

牛尊师宅看牡丹

洞里仙春日更长,翠丛风剪紫霞芳。

若为萧史通家客,情愿扛壶入醉乡。

(0)

寄麻姑仙坛道士

别后相思鹤信稀,郡楼南望远峰迷。

人归仙洞云连地,花落春林水满溪。

白发只应悲镜镊,丹砂犹待寄刀圭。

方平车驾今何在,常苦尘中日易西。

(0)

寄四明山子

高栖只在千峰里,尘世望君那得知。

长忆去年风雨夜,向君窗下听猿时。

(0)

怨诗寄杨达·其二

与君形影分吴越,玉枕经年对离别。

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0)

蜀中春日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不嫌蚁酒冲愁肺,却忆渔蓑覆病身。

何事晚来微雨后,锦江春学曲江春。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