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丛丛斗宝妆。鹧鸪声里渐斜阳。
倚阑独立看蜂忙。
薄酒易醒迟选梦,好春无计早还乡。
已抛前事又思量。
红紫丛丛斗宝妆。鹧鸪声里渐斜阳。
倚阑独立看蜂忙。
薄酒易醒迟选梦,好春无计早还乡。
已抛前事又思量。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张仲炘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的追忆。
首句“红紫丛丛斗宝妆”,以“红紫”代表了春天丰富的色彩,仿佛百花争艳,竞相展示其美丽,如同在比拼谁更胜一筹的华丽装扮。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鹧鸪声里渐斜阳”,通过鹧鸪的啼鸣与夕阳的缓缓西下,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不可挽留。鹧鸪的叫声在此处不仅是自然界的音符,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或许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或是对未来的忧虑。
“倚阑独立看蜂忙”,诗人独自站在栏杆旁,静静地观察忙碌的蜜蜂,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蜜蜂的勤劳与忙碌,或许激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
“薄酒易醒迟选梦,好春无计早还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情。薄酒容易让人清醒,却难以逃避现实的困扰;好春虽美,却无法轻易回到过去,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这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过去的留恋,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最后,“已抛前事又思量”,这句话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脉络,表明诗人虽然已经放下过去的事情,但思绪却不由自主地再次回到了那些记忆中。这种反复的思考和回忆,既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可能性的探索,体现了诗人深刻而细腻的情感体验。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