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涉彭蠡湖,南风未相许。
扁舟厌摇荡,古寺慰行旅。
重湖面南轩,惊浪卷前浦。
霏微雪阵散,颠倒玉山舞。
一风辄九日,未悉土囊怒。
百里断行舟,仰看飞鸿度。
故人念征役,一饭语平素。
竹色净飞涛,松声乱秋雨。
我生足忧患,十载不安处。
南北已兼忘,迟速何须数。
欲涉彭蠡湖,南风未相许。
扁舟厌摇荡,古寺慰行旅。
重湖面南轩,惊浪卷前浦。
霏微雪阵散,颠倒玉山舞。
一风辄九日,未悉土囊怒。
百里断行舟,仰看飞鸿度。
故人念征役,一饭语平素。
竹色净飞涛,松声乱秋雨。
我生足忧患,十载不安处。
南北已兼忘,迟速何须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南康阻风游东寺》,描绘了诗人滞留南康时,因风阻未能畅游彭蠡湖而转至东寺的经历。首句“欲涉彭蠡湖,南风未相许”表达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向往与被风所阻的无奈。接下来,“扁舟厌摇荡,古寺慰行旅”写出了诗人对于动荡水面的厌倦,以及在古寺中找到的暂时安宁。
“重湖面南轩,惊浪卷前浦”描绘了湖面波涛汹涌的景象,而“霏微雪阵散,颠倒玉山舞”则以雪花飘散和山影摇曳的意象,形象地展现了风力之大。诗人感叹“一风辄九日”,风势之持久,以至于船只无法前行,“百里断行舟,仰看飞鸿度”,流露出对归期无定的忧虑。
在东寺中,诗人与友人共话日常,感受竹色松声带来的宁静,“竹色净飞涛,松声乱秋雨”,借景抒怀,表达人生的纷扰与内心的平静。最后两句“我生足忧患,十载不安处”,直抒胸臆,感慨人生多艰,十年来饱受困扰,而“南北已兼忘,迟速何须数”则展现出诗人超脱的心态,不再执着于行程的快慢,只求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风阻与寺中暂憩,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洛阳丽春色,游侠骋轻肥。
水逐车轮转,尘随马足飞。
云影遥临盖,花气近薰衣。
东郊斗鸡罢,南皮射雉归。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