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离别家乡时的情景和心境。首句“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中的“鼎邑”和“金墉”都是古代都城的称呼,象征着离开家乡的城市。此处诗人通过“悠悠”和“去去”的叠词,表现了离别时的迟缓与不舍。
接着,“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则形象地描述了旅程中的遥远与艰险。“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通过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这里的“风”和“云”都是流动变化的象征,反映了诗人的情绪起伏。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中的“郁郁”与“亭亭”皆为形容词,用来描写树木的姿态。柳树和松树在这里代表着家乡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故土的情感。
最后,“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直接表达了旅人的哀愁之情。“客心”指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之心,而“乡泪”则是对家乡深厚感情的流露。这里的“独无从”意味着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没有地方可以倾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地理景观,传达了游子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深情,以及旅途中孤独与哀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