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遮眉白,归来五乳峰。
梦中闻虏笑,定起看经慵。
戒铁支为枕,衲衣挂在松。
閒时穿洞壁,欲去縳狞龙。
头发遮眉白,归来五乳峰。
梦中闻虏笑,定起看经慵。
戒铁支为枕,衲衣挂在松。
閒时穿洞壁,欲去縳狞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僧人在山中生活的简朴与宁静。首句“头发遮眉白”,以白发满头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僧人的年岁之深,岁月的痕迹在每一根白发上都留下了印记。接着,“归来五乳峰”一句,点出了僧人居住的地点,五乳峰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自然美,也暗示了僧人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梦中闻虏笑,定起看经慵”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在梦中,他听到了敌人的笑声,但醒来后却不愿翻阅经书,这既是对战争记忆的回避,也是对内心平静的坚守。这种矛盾的心理活动,体现了僧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戒铁支为枕,衲衣挂在松”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朴。铁支作为枕头,衲衣挂在松枝上晾晒,这些细节无不体现出僧人生活的朴素与与世无争的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佛教修行中对于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閒时穿洞壁,欲去縳狞龙”则进一步展示了僧人生活的闲适与自由。在空闲之时,他可能在山洞中穿行,探索自然的奥秘,甚至想要接近那些看似凶猛的龙,这或许象征着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
金人入梦兴梵宗,重玄始创沪渎东。
紫髯纪年石且丰,大书赤乌欲黄龙。
维松潮汐地不同,文章忽瘗洪涛风。
龟蚨螭首潜无踪,川后河伯还会通。
奎星下烛娑竭宫,方信人间谈色空。
江水自白江花红。
月如无恨,便清辉万古,长圆难缺。
昔我来思浑不记,瓜果中庭重设。
身世斜阳,悲欢逝水,鬓有星星发。
惊闻人语,今年两度佳节。
却忆去岁中秋,轻云薄雾,黯黮芙蓉阙。
造物多情还补得,泼眼明蟾奇绝。
再舞霓裳,平分桂影,疑对千峰雪。
重阳迟了,几行白雁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