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渺渺入荒城,积水空林坐自清。
政使不容投劾去,也胜尘土负平生。
骑驴渺渺入荒城,积水空林坐自清。
政使不容投劾去,也胜尘土负平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骑驴行走在荒城中的旅人形象,通过对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骑驴渺渺入荒城”,以“渺渺”二字形容旅人的孤独与远方的迷茫,同时点明了行走的路径是通往一座荒凉的城市。这既是对旅途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状态的暗示,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未知的探索欲。
次句“积水空林坐自清”,转而描写旅人所处的环境。积水与空林形成鲜明对比,积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空林则暗示着外界的寂静与空旷。通过“坐自清”这一动作,诗人巧妙地将主观感受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表现了旅人在孤独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自我反省的过程。
后两句“政使不容投劾去,也胜尘土负平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政使不容投劾去”表达了即使在官场不得志,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不愿违背内心的道德准则,放弃自己的原则。后一句“也胜尘土负平生”则是对前面态度的肯定与升华,即使在世俗的尘埃中生活,也比违背自己初心、背离道德原则要好。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品格的坚守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旅人孤独而深沉的旅程,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德、自由与个人价值的思考。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秀野名园。避烦暑、凌晨向晚盘桓。
遮檐柳好,缘池荷净,清香渐度雕阑。翠琅玕。
弄佩声、叶叶翩翻。残照西沈,数星光耀,闪闪林间。
深宵自忘坐久,露滴衣袖禁寒。
柰个人离绝,形影俱单。
所喜衷肠似旧,犹望今日生还。
算便是、草草相逢,终拟开颜。
飘风急处,日日红少。但看叶藏残花小。
听一声莺老。昏昏醒复睡,恰又是、半春过了。
恁记得、把酒寻芳,如今翻做愁恼。
几度沈吟,悔相逢不早。剩有亭园供啸傲。
又落英颠倒。望远只垂泪,天涯路、漫生青草。
任苔笺、写满新词,未及同携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