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捲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0)
注释
金井:装饰华美的井,常用来形容宫廷或富贵人家的水井。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此处象征秋意。
秋叶黄:秋天树叶变黄,指季节进入深秋。
珠帘:用珍珠串成或像珍珠一样的帘子,表示奢华。
熏笼:古代用于熏香或取暖的器具,这里指代闺房陈设,带出环境的幽静与温暖。
玉枕:珍贵的枕头,通常由玉石或类似材料制成,表示主人公身份的高贵。
无颜色:失去光彩,也可理解为心情黯淡。
南宫:古代皇族居所的一部分,这里泛指皇宫。
清漏:清澈的滴漏声,古代计时工具,声音清晰表明夜深人静。
翻译
黄金井边的梧桐树在秋天里叶子变黄了,珍珠串成的门帘未卷起,夜晚的寒霜已悄悄降临。
熏香笼罩下的玉枕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躺着倾听皇宫深处传来的清晰滴漏声,感觉夜漫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夜孤寂景象的诗句,通过对金井梧桐、珠帘霜花和熏笼玉枕等意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秋夜静谧中的感慨与孤独。每个字眼都透露出一种寂寞凄清之感,尤其是“卧听南宫清漏长”一句,更是将深宵的悠长和空旷传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夜晚,可以听到时间在水滴声中缓缓流逝。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寄顾彭山别驾

建业元佳丽,风流况有君。

妖童隔花唱,醉客倚楼闻。

清忆铜台雪,春怜金谷云。

于今非宦邸,犹试宝刀纹。

(0)

寄李学宪于鳞

西尽三秦胜,拂衣归故林。

搜诗惨淡色,远世寂寥心。

坐想古人在,行看秋草深。

千年白雪调,谁和郢中音。

(0)

望西山

西山久不到,花鸟向何人。

风散石崖雪,天开湖水春。

老僧虚白社,骚客负青蘋。

底事燕京陌,黄尘满角巾。

(0)

云川书斋同云洲诸丈留别赋得多字

六月期幽赏,银塘有芰荷。

诗从年老健,情到别时多。

夜湿草间露,秋横天上河。

王孙共今夕,郢调付云和。

(0)

王主簿乐三归自昌平志感

嗟哉宁阳簿,东北惊鼙鼓。

一身乱后回,眼见苍生苦。

伏尸满地下乌鸢,谁复盖棺归黄土。

高秋鸡犬静千家,落日桑榆空万户。

万户荒凉谁复存,昌平道上易销魂。

有时空林一秣马,野风萧飒吹蓬根。

金城晏安不可恃,长星堕地兵戈繁。

烟尘歘起天改色,敌骑杂遝当人门。

杀气遥连碣石馆,愁云更失燕丹村。

村墟四顾豺虎乱,龙荒戍卒各星散。

羌童隔河霜月中,芦管横吹夜漫漫。

狐奴山下鬼火明,车箱渠上人烟断。

大旗风动亚夫营,天意冥冥终在汉。

送君东去勿复叹,对酒且歌白石烂。

(0)

有感二首·其二

西眺王屋山,日夕青峨峨。

上有冲漠人,开关对松萝。

偶来广成子,所交不贵多。

晨兴掬流泉,举首餐明霞。

灵鸟从空来,阶前啄松花。

鸟性会吾意,逍遥共山阿。

寄言寻真者,何必穷天涯。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