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雨》
《除夕雨》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残年忽使暮云遮,岁雨萧萧送晚华。

颇忆香街闻爆竹,愧无彩笔颂椒花。

和同已觉联天地,优渥仍看尽迩遐。

自是皇仁东渐海,波臣万里沐恩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除夕日面对绵绵细雨的感慨与思考。首句“残年忽使暮云遮”,以“残年”点出时序的更迭,而“暮云遮”则营造了一种时光流逝、岁月苍老的氛围。接着,“岁雨萧萧送晚华”一句,通过“岁雨”与“晚华”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无奈与感慨。

“颇忆香街闻爆竹,愧无彩笔颂椒花。”这两句转而回忆往昔除夕之夜的热闹景象,爆竹声声,椒花香溢,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然而,此刻却只能“愧无彩笔”,无法用文字来颂扬这美好的时刻,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怀念之情。

“和同已觉联天地,优渥仍看尽迩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深切感受。他认为,这种和谐与繁荣已经超越了个人的情感,影响到了整个天地,乃至远近各地。这种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责任感。

最后,“自是皇仁东渐海,波臣万里沐恩赊。”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海洋,认为正是帝王的仁德之光照耀到了边远之地,使得远离京城的臣民也能享受到这份恩泽。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君主治国理念的认同,也表达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除夕雨景的描绘,以及对过往欢乐场景的回忆,再到对国家和谐、繁荣景象的赞美,最后展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未来,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友兰为林处士作

天伴真香空谷里,老人刚好结深期。

回看桃李诸儿女,莫怪平生梦不知。

(0)

瑞鹊为周六合作

白发青天一笑中,龟书龙马古今同。

凭谁说与周夫子,我亦人间卖兔翁。

(0)

送王判簿归蜀时萧尹在邑·其一

世务閒闻到寂寥,鸺鹠潦草得鹪鹩。

谁真笑我长镵柄,斸断山腰枸菊苗。

(0)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其四

秋光莽莽到东篱,要识陶家以外诗。

倘把傲霜徒自看,此花天妙没人知。

(0)

题静学卷·其三

太极乾坤自古今,许将图说到谁深。

白头万古翻公案,惟有元公得我心。

(0)

题渊明归庄图·其二

万古人心万古看,中原如此可能安。

先生醉倒东篱意,得恐驱驰老病难。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