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吴菊潭八月十四夜韵二首·其二》
《次吴菊潭八月十四夜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月过市无声,令人毛发清。

连村三鼓急,隔水一灯明。

琢句醉时语,簪花老后情。

凭栏发长啸,不管卧龙惊。

(0)
翻译
月亮悄悄经过集市,没有一点声响,让人感到一阵清凉。
村庄相连,夜深三更鼓声急促,隔着河水,一盏灯火闪烁。
在醉酒时创作诗句,老年时还保留着插花的情趣。
倚着栏杆发出长长的啸声,全然不顾是否会惊动了卧龙(隐喻贤才)
注释
无声:指月光下集市寂静无声。
毛发清:形容心境清爽。
三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三鼓即三更。
卧龙:比喻有才能的人,此处可能暗指未被发现的贤者。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静谧氛围和深远意境的诗作。开篇“月过市无声,令人毛发清”,描绘出一个在夜幕下的宁静场景,月光如水般流过寂静的街道,没有一丝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如同毛发间也感受到了这份清凉。接下来的“连村三鼓急,隔水一灯明”则是从听觉和视觉上进一步渲染夜色中的紧迫与孤独。三更时分的更鼓声似乎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而那远处的灯火,则如同夜中的一点温暖和希望。

诗人在“琢句醉时语,簪花老后情”一联中,透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琢磨词句、沉溺于酒精中的语言流露,都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怀。而那簪花的动作,则是岁月流转中,留存下的老后之情,是一种对生活、对时间深刻感悟的体现。

最后,“凭栏发长啸,不管卧龙惊”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凭倚在栏杆上,发出了悠长的啸声,那种不受世俗干扰、不以物喜的态度,是一种对自由和自我的坚守。而那“卧龙惊”则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抗争,但即便如此,他也选择了超脱,保持着一份淡然。

整首诗通过月夜、更鼓声、灯火等元素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景画。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既有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受,也有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思。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题问政山

冯轼邦君侈画熊,却来问政翠崖翁。

祇应兄念玄真子,不是堂无齐盖公。

千载棣华垂盛事,两丛慈竹亦清风。

跨鸾时过宣平老,明月箫声在半空。

(0)

绮罗香·其二

袅入风腔,清含露脉,声在丝丝烟碧。

破暑吹凉,天付弄娇双腋。

似恋恋、舞翠纤腰,断还续、忍相离拆。

最欢时、微雨初晴,夕阳犹湿淡云隔。

新来多少怆感,心怕无情过马,攀条惊著。

梦里妆台,休说听来曾昨。

凝伫漫、番节笙音,暗自将、玉阑轻拍。

问谁能、唤起陶潜,醉翁同赋却。

(0)

挽德庆涂守二首·其二

乡枌生也晚,岭外偶同寅。

齿我子侄行,情如兄弟亲。

不嫌同幕辩,要作一州春。

满涧多题字,回头更怆神。

(0)

落梅二首·其一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0)

雨闷示儿子

东吴春雨多,略无三日晴。

濛濛平野暗,淅淅空阶声。

百花雨中尽,三月未闻莺。

重裘坐奥室,时序真强名。

亦欲借驴出,泥淖沾衣缨。

抚事每累欷,浊醪聊独倾。

景运今方开,关辅一日平。

我家本好畴,灞浐可躬耕。

买酒新丰市,看花下杜城。

会当与汝辈,藉草作清明。

(0)

牧羊歌

牧羊忌太早,太早羊辄伤。

一羊病尚可,举群无全羊。

日高露晞原草绿,羊散如云满川谷。

小童但搢竹一枝,岂必习诗知考牧。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