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
扬帆鼓棹,任性优游。
收舍南州与北州,都卢无有一丝头。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
扬帆鼓棹,任性优游。
收舍南州与北州,都卢无有一丝头。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修的真谛。"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强调的是修行者不应执着于对佛、佛法或僧侣的依赖,而是要直接体悟自性,去除妄念。"扬帆鼓棹,任性优游",比喻修行者应像驾船般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探索内在真理。"收舍南州与北州,都卢无有一丝头",进一步说明修行者的心灵超越了世俗的地域观念,无所挂碍,达到空无一物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偈颂体现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鼓励人们在修行中放下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我爱元次山,诗篇独简质。
短章如长谣,仁心自洋溢。
至欲委符节,甘心就鱼麦。
昔人志康济,岂云耽暇逸。
置身君民间,无能澹忧恤。
汗颜拖长绅,不如腰带铚。
贤哲耻旷官,斯义久萧瑟。
谁无湖畔山,浩歌抚遗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