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
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
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
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
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
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
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
报国有长策,成功羞执圭。
无由谒明主,杖策还蓬藜。
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
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
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
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
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
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
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
报国有长策,成功羞执圭。
无由谒明主,杖策还蓬藜。
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和个人理想的关切,以及对于亲朋好友的深厚情感。全诗采用七言律句,以其典雅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位志存高远之士的心路历程。
开篇“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两句,用了楚国人民不知凤凰之贵,只愿以高价购买普通的山鸡来比喻世人多不知珍惜真正的才能和美好事物。诗人通过这种反讽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接着,“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两句,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去曾经向君主进言而现在却感到迷茫和失望的情感。这里的“献主”指的是向统治者提出建议或忠告,而“昔云是”则表明这些建议在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但现在却发现了它们的局限性。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两句,则描绘出诗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和对远离都城咸阳(长安)的乡愁。这里的“漆园”是一个美丽而又偏僻的地方,“咸阳西”则是指唐代的首都长安,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情。
中间部分“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等句,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同时也是心境的写照。这里通过春天的到来和花开的声音,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情感。
后半部分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的个性和对未来的展望。例如,“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即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像花朵一样盛开,与高远的理想相匹配。
“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等句,则是对生活和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这里的桑叶和春蚕都象征着生机勃发和生命力旺盛。
最后,“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两句,则预示了一种期待和希望,即希望将来能够有朋友来访,而诗人也会在某个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这里的“磻溪”是一个隐逸之地,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由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的才华和情感深度,而且还通过其独特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位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社会、自然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
大道开王室,辛勤自贾生。
白衣逢圣主,青眼赖时英。
一路来边海,三年别上京。
泪因南国尽,心向北辰倾。
咄咄中途事,栖栖此日行。
登封期未卜,吊汨恨空盈。
谪见天何再,勤忧诏未并。
汉胡当重理,魏相昔权兵。
《葛藟》机尤巧,《鸱鸮》义可精。
旧恩移保傅,初论激公卿。
后学稽前古,先儒制未萌。
朱云曾痛愤,刘向几吞声。
日月今才朗,烟尘久未清。
讵闻高鸟尽,终俟小鲜烹。
坦坦前王道,雄雄近世名。
帝图殷太甲,人镜魏文贞。
逸足期千里,穷鳞渴一泓。
征贤宁乏诏,进善岂无旌。
狡兔当寒伏,荒鸡半夜鸣。
殷勤在伊吕,为我致升平。
《戊午年寓兴二十韵》【唐·张祜】大道开王室,辛勤自贾生。白衣逢圣主,青眼赖时英。一路来边海,三年别上京。泪因南国尽,心向北辰倾。咄咄中途事,栖栖此日行。登封期未卜,吊汨恨空盈。谪见天何再,勤忧诏未并。汉胡当重理,魏相昔权兵。《葛藟》机尤巧,《鸱鸮》义可精。旧恩移保傅,初论激公卿。后学稽前古,先儒制未萌。朱云曾痛愤,刘向几吞声。日月今才朗,烟尘久未清。讵闻高鸟尽,终俟小鲜烹。坦坦前王道,雄雄近世名。帝图殷太甲,人镜魏文贞。逸足期千里,穷鳞渴一泓。征贤宁乏诏,进善岂无旌。狡兔当寒伏,荒鸡半夜鸣。殷勤在伊吕,为我致升平。
https://shici.929r.com/shici/YBm4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