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寒》
《暮寒》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雾隐平郊树,风含广岸波。

沈沈春色静,惨惨暮寒多。

戍鼓犹长击,林莺遂不歌。

忽思高宴会,朱袖拂云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乡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暮寒中所感受到的寂寥与孤独。开篇两句“雾隐平郊树,风含广岸波”营造出一幅朦胧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树木被轻薄的晨雾笼罩,河水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

“沈沈春色静,惨惨暮寒多”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夜幕降临后那份难以名状的凉意和寂寞的体验。这里,“沈沈”的重复使用强化了春色渐隐的静谧与深远,而“惨惨”则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寒冷与孤独。

接着,“戍鼓犹长击,林莺遂不歌”一句,则将视线转移到战事的氛围中。边塞上的军营里,连续不断的战鼓声响起,而周遭的小鸟——林莺,因而沉默,不再歌唱。这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既映照出战争带来的紧张气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最后,“忽思高宴会,朱袖拂云和”一句,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这冷清寂寞之中突然涌现出的对往昔盛世宴会的怀念。高宴会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举行的豪华宴席,而朱袖则是古代女侍从常穿着的红色衣袖,拂云和可能暗示了那时优雅而愉悦的生活场景。这一瞬间的记忆与现实环境形成了强烈对比,使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

这首诗通过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种时间流转中的人生感悟,以及在自然界中体验到的孤独与怀旧。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戏题督邮争界石

何年攘臂此山头,风俗传闻两督邮。

蜀国至今悲杜宇,楚人终是恋鸿沟。

沧桑屡换身安属,朝市频更怒未休。

怪事荒唐君莫笑,古来党祸本清流。

(0)

剡溪道中

昔人乘雪往,而我溯风行。

万壑穿云转,孤舟与石争。

鱼游寒水见,鸥立夕阳明。

安道留遗宅,寥寥千载名。

(0)

王幼舆以近诗见贻即有禹州之游作此奉送兼致怀兵使沈绎堂

闲门尽日补烟萝,竹里逢君有啸歌。

一卷诗才传白雪,三春客又渡黄河。

风归禹甸山川丽,路入梁园词赋多。

好问故人东郡长,楼中《八咏》定如何。

(0)

十月二日出都承诸公郊饯

去国心难恝,徘徊马首迟。

真逢宵旰主,况际太平时。

老病天应鉴,行藏世不疑。

二疏千载盛,薄劣又重追。

(0)

李元御世兄过访念归安陆不果

长成离乱后,相见尔应稀。

客况缘愁壮,家山入梦微。

荆门天际合,汉水望中非。

旧好犹能识,东陵一布衣。

(0)

祭告南岳杂诗·其四

绿净不可唾,此语足千古。

天水澹相涵,中有数声橹。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