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阴春已休。群花飘尽也,不胜愁。
游丝飞絮两悠悠。迷芳草,日暖雨初收。
深院小迟留。好香烧一炷,细烟浮。
更听羯鼓打梁州。恼人处,宿酒尚扶头。
绿树阴阴春已休。群花飘尽也,不胜愁。
游丝飞絮两悠悠。迷芳草,日暖雨初收。
深院小迟留。好香烧一炷,细烟浮。
更听羯鼓打梁州。恼人处,宿酒尚扶头。
这首宋词《小重山·其二》(残春)由赵长卿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开篇“绿树阴阴春已休”,以绿树成荫暗示春光将尽,暗含时光流逝的哀愁。“群花飘尽也,不胜愁”进一步渲染了春残花落的凄凉,词人心中充满无尽的忧思。
“游丝飞絮两悠悠”通过飘荡的游丝和飞絮,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最后挣扎与消散,词人的情感也随这悠悠之景而飘摇不定。“迷芳草,日暖雨初收”描绘了雨后芳草的气息,虽有暖阳,但仍透露出一丝凄清,反映出词人对春光消逝的无奈与惋惜。
下片转向词人自身的感受,“深院小迟留”写他在寂静的深院中独自逗留,试图留住春光,但香烟袅袅,只能短暂慰藉。“好香烧一炷,细烟浮”这一细节,既写出词人对美的追求,又寓示着他的内心空虚与失落。最后,“更听羯鼓打梁州。恼人处,宿酒尚扶头”借听闻乐曲,表达了词人被春残引发的愁绪,宿醉未消,更添烦恼。
整体来看,赵长卿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春残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深深感慨和内心的孤寂与愁苦。
一帆江上暮潮平。
骑鹤过瑶京。
湘波山色青天外,红香荡、玉佩东丁。
西圃仍圆夜月,南风微弄秋声。
阿咸才俊玉壶冰。
王母最怜生。
万年枝上千年叶,垂杨鬓、春共青青。
连唤碧筒传酒,云回一曲双成。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
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
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
歌舞烟霄顶,乐景沈晖。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
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
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
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沈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翦芙蓉。
念杯前烛下,十香搵袖,玉暖屏风。
分种寒花旧盎,藓土蚀吴蛩。
人远云槎渺,烟海沈蓬。
重访樊姬邻里,怕等闲易别,那忍相逢。
试潜行幽曲,心荡□匆匆。
井梧凋、铜铺低亚,映小眉、瞥见立惊鸿。
空惆怅,醉秋香畔,往事朦胧。
记年时茂苑。
正画堂凝香,璇奎初焕。
天边岁华转。
向九重春近,仙桃传宴。
银罂翠管。
宝香飞、蓬莱小殿。
荷玉皇、恩重千秋,翠麓峻齐云汉。
须看。
鸿飞高处,地阔天宽,弋人空羡。
梅清水暖。
苕溪上,几吟卷。
算金门听漏,玉墀班早,赢得风霜满面。
总不如、绿野身安,镜中未晚。
泪荷抛碎璧。
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
林声怨秋色。
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
凉欺岸帻。
暮砧催、银屏翦尺。
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
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
西风破屐。
林下路,水边石。
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
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