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学士秋怀·其六》
《和学士秋怀·其六》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生涯自有餐霞法,归计新传种树书。

人境不应容拓落,五松山脚是吾庐。

(0)
注释
生涯:一生,生活。
餐霞:食用云霞,比喻修炼仙道或长寿之法。
归计:归隐的计划。
种树书:关于种植树木的书籍,可能指隐居生活中的农耕知识。
人境:尘世,人间。
拓落:散漫,无所适从。
五松山:虚构或实际存在的山名,象征隐逸之地。
吾庐:我的房子,这里指作者的居所。
翻译
我的生活自有养生之道,最近学习了新的植树方法。
我不愿在喧嚣的人世间漂泊,五松山脚下就是我理想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和学士秋怀(其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隐居生活情趣和个人理念的诗句。

“生涯自有餐霞法”,这句话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一生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方法,即使是像神话中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直接“餐霞”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象征。

“归计新传种树书”,这里的“归计”可能指的是返回或者归隐,而“新传种树书”则暗示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传承。

“人境不应容拓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不愿意让自己被世间的是非恩怨所羁绊。

最后,“五松山脚是吾庐”则具体描绘了诗人的隐居之所——五松山脚下,这里成为诗人心灵的栖息之地,既安全又安宁。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生活和知识追求的坚持。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满江红·惨淡轻阴

惨淡轻阴,都养就、朱朱白白。
最好是、梨花带雨,海棠映日。
暖雾烘成芳草色,娇风分与垂杨力。
听红边、翠杪啭清圆,曾相识。
春绪乱,还如织。
春梦断,还堪觅。
看青梅下有,游人啧啧。
爱酒正香须满泛,怜花太嫩休轻摘。
把领巾、收聚众香浓,凭风立。

(0)

满江红·莽莽云平

莽莽云平,都不辨、近山远水。
尽徘徊、尚留波面,未归湾尾。
浪猛深深鸥抱稳,波寒缩缩鱼沈底。
恐狂风、颠雨岸多摧,舟难舣。
船篷重,拖不起。
蓑衣湿,森如洗。
想杖头未足,杯中无计。
渔网吹翻无把捉,钓竿冻断成抛弃。
到高歌、风静月明时,谁如你。

(0)

西江月·蹙蹙红中烟润

蹙蹙红中烟润,梢梢翠尾风斜。
闲轩幽树少啼鸦。
此处最宜君画。
望眼不知天阔,归心常恨山遮。
见君江浦到芦花。
意在琵琶亭下。

(0)

虞美人·绿阴夹岸人家住

绿阴夹岸人家住。
桥上人来去。
行舟远远唤相应。
全似孤烟斜日、出阊门。
浪花拂拂侵沙觜。
直到垂杨底。
吴江虽有晚潮回。
未比合江亭下、水如飞。

(0)

西江月·璧水桥边此客

璧水桥边此客,金銮坡上何人。
沙场老马事无成。
泪湿青莹夹镜。
袖手烟霏小景,回头石岭空城。
乾坤遗恨渺难平。
目断塞鸿孤影。

(0)

倦寻芳·断崖树老

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
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
著芒鞋,携竹杖,遇乱莎幽涧萦纡涉。
那人家,有竹笋瓦缶。
颇颇清冽。
曾微呷。
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晚风猎猎。
转眼已成陈迹。
不堪追蹑。
试问旧醅还好在,暂停归影留时霎。
待重来,细拈弄、水花山叶。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