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隐十咏·其九高峰塔》
《灵隐十咏·其九高峰塔》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古风

地势倾东维,华岳持厚载。

灵户俯河汉,孤标拔江海。

初日谢芳晖,蜿蜒贯华采。

扬舲指吴粤,遥见出晻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峰塔的壮丽景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首句“地势倾东维,华岳持厚载”以磅礴之势开篇,描述了大地的倾斜与华山的雄伟,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厚重与深远。接着,“灵户俯河汉,孤标拔江海”进一步渲染了高峰塔的超凡脱俗,仿佛它从天际垂落,直插云霄,与天地相接,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度。

“初日谢芳晖,蜿蜒贯华采”则通过晨曦的光辉,强调了高峰塔在日出时分的璀璨夺目,如同一条蜿蜒的光线贯穿整个华彩,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美和生命力。最后,“扬舲指吴粤,遥见出晻霭”则以远眺的视角,描绘了在雾霭中隐约可见的高峰塔,仿佛是遥远之地的指引,充满了神秘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峰塔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的敬仰与赞美,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安人生日

闻道防秋吉语来,生朝宴席为君开。

黄花也似知人意,争挽欢声入寿杯。

(0)

探梅

倚空山翠罗曲屏,入山晓日寒凄清。

苍龙导前散疏影,幽鸟劝坐回新声。

探梅忽见数枝发,曳杖折来双眼明。

绰约东窗可无伴,烦君火急呼曲生。

(0)

彦达借研意在白取次韵戏答

斲石染轻翰,对面可十手。

价重千黄金,欲见那得苟。

难欺相如璧,宁碎范增斗。

作诗伐君谋,聊以当墨守。

(0)

偈十六首·其一

衲帔蒙头,下板头边,且打瞌睡。

蒲团叠足,长连床上,随分挨肩。

忽然露柱眼开,圣僧也须出院。

切忌钉椿摇橹,更须看风使帆。

各各总在其中,人人自宜照顾。

且道照顾个什么,堂中宾主句,觌面没亲疏。

(0)

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其三

仗钺除君侧,披荆立本朝。

规模收庙胜,威略动天骄。

贤业留黄阁,闲情在午桥。

伤心桃李径,霜霰日萧条。

(0)

送潍州詹倅五首·其二

天子有使指,借问何官曹。

转粟溯洛津,帆樯连万艘。

大臣进所知,得此千人豪。

扶摇一借便,看上青云高。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