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帔蒙头,下板头边,且打瞌睡。
蒲团叠足,长连床上,随分挨肩。
忽然露柱眼开,圣僧也须出院。
切忌钉椿摇橹,更须看风使帆。
各各总在其中,人人自宜照顾。
且道照顾个什么,堂中宾主句,觌面没亲疏。
衲帔蒙头,下板头边,且打瞌睡。
蒲团叠足,长连床上,随分挨肩。
忽然露柱眼开,圣僧也须出院。
切忌钉椿摇橹,更须看风使帆。
各各总在其中,人人自宜照顾。
且道照顾个什么,堂中宾主句,觌面没亲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意境为载体,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生活智慧。诗中以“衲帔蒙头”、“下板头边”、“且打瞌睡”等形象描绘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暗示了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禅意、在平凡中体悟真理的修行之道。
“蒲团叠足,长连床上,随分挨肩”,描述了修行者在禅房中的生活情景,强调了随缘而安、不强求、不偏执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简朴要求,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宁静追求。
“忽然露柱眼开,圣僧也须出院”,这一句运用了禅宗常用的比喻,将“露柱”比作修行中的障碍或迷惑,提醒人们即使是在修行的道路上,也需要适时地跳出自我,审视自己的心灵状态,以达到更高的觉悟。
“切忌钉椿摇橹,更须看风使帆”,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在修行过程中应如何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既要保持内心的稳定(不被外界事物所动摇),又要灵活适应(根据情况调整行动)。这是对修行者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智慧指导。
“各各总在其中,人人自宜照顾”,强调了每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都应关注自身的心灵成长,同时也认识到他人的重要性,体现了禅宗中“自他不二”的思想。
“且道照顾个什么,堂中宾主句,觌面没亲疏”,最后两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修行的目的和意义,即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照顾自己和他人,消除内心的隔阂,实现心灵的和谐与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和禅宗智慧的融入,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哲学,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谛,实现自我超越。
独乐园,岂堪学。乐者惟自知,学之非直乐。
玉堂先生用意深,惜此名将守空漠。
昔年幽蓟控边陲,诘戎养士多雄略。
碧草频蒐虎豹闲,雕弧仰射鹙鸧落。
士知颇牧堪倚仗,赤心誓死吞胡貉。
自从抗疏逆天听,秋影寒江吊孤鹤。
主客俱忘竹有阴,卷舒无意云依壑。
生平义气舆论归,剡荐几番腾隼鹗。
东南名胜帝业基,分典兵枢副攸托。
况今虏情日叵测,籍名贡献恣侵掠。
狼红暂熄未足恃,所贵良猷得英霍。
拊髀方廑旰食忧,殊才那得甘藜藿。
玉符临塞策奇勋,奴虏怛威长远却。
长远却,壮士歌,金城千里高嵯峨。
世恩图报死不恨,岂学寒士耽丘阿。
独乐园,重回首,瓮头已酿长春酒。
《学独乐园为马都督题》【明·钟芳】独乐园,岂堪学。乐者惟自知,学之非直乐。玉堂先生用意深,惜此名将守空漠。昔年幽蓟控边陲,诘戎养士多雄略。碧草频蒐虎豹闲,雕弧仰射鹙鸧落。士知颇牧堪倚仗,赤心誓死吞胡貉。自从抗疏逆天听,秋影寒江吊孤鹤。主客俱忘竹有阴,卷舒无意云依壑。生平义气舆论归,剡荐几番腾隼鹗。东南名胜帝业基,分典兵枢副攸托。况今虏情日叵测,籍名贡献恣侵掠。狼红暂熄未足恃,所贵良猷得英霍。拊髀方廑旰食忧,殊才那得甘藜藿。玉符临塞策奇勋,奴虏怛威长远却。长远却,壮士歌,金城千里高嵯峨。世恩图报死不恨,岂学寒士耽丘阿。独乐园,重回首,瓮头已酿长春酒。
https://shici.929r.com/shici/UDsRs2wdD.html
葵足祇自卫,焉能拟乔松。
畏途更百险,栖迷竟何功。
盛际图报艰,縻禄叨釜钟。
徘徊掖垣曙,期吐尺寸胸。
终惭宝燕石,高飞谢群雄。
顾兹黑子地,渺渺南溟中。
阃制籍良翰,灵威撼龙宫。
夷丑顿屏息,勋名日跻崇。
我归复奚虞,于耜惟明农。
西山倚翠壁,鼓缶酬徒庸。
精粗本同贯,治圃如治邦。
雨晹卜丰歉,畎亩随南东。
岂曰计口腹,伐檀企遐踪。
多君吉甫诵,穆如惠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