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君新拜紫泥笺,许住东南一洞天。
老去折腰羞作县,醉中因酒得称仙。
门高剩有栽槐地,年好多收卖橘钱。
为报五湖风月道,秋来须载彩衣船。
隐君新拜紫泥笺,许住东南一洞天。
老去折腰羞作县,醉中因酒得称仙。
门高剩有栽槐地,年好多收卖橘钱。
为报五湖风月道,秋来须载彩衣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东南洞天之地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追求,充满了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趣。
首联“隐君新拜紫泥笺,许住东南一洞天”,开篇即点出隐士的身份与居所,以“紫泥笺”象征其身份的尊贵与文采的高雅,而“东南一洞天”则暗示了其所在之地的幽静与神秘,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幅远离尘嚣、遁入自然的画卷。
颔联“老去折腰羞作县,醉中因酒得称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一种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老去的隐士不愿再为官府折腰,宁愿在醉酒中获得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由感,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逃避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颈联“门高剩有栽槐地,年好多收卖橘钱”,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情景。高高的门扉旁,或许还留有一片栽植槐树的土地,而每年收获的橘子,不仅满足了日常所需,还能作为额外的收入。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隐士生活的自给自足,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尾联“为报五湖风月道,秋来须载彩衣船”,以“五湖风月道”象征广阔的自然世界与无尽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在秋天到来之时,他希望乘坐色彩斑斓的船只,畅游于山水之间,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过上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充满了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