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屋养高》
《林屋养高》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隐君新拜紫泥笺,许住东南一洞天。

老去折腰羞作县,醉中因酒得称仙。

门高剩有栽槐地,年好多收卖橘钱。

为报五湖风月道,秋来须载彩衣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东南洞天之地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追求,充满了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趣。

首联“隐君新拜紫泥笺,许住东南一洞天”,开篇即点出隐士的身份与居所,以“紫泥笺”象征其身份的尊贵与文采的高雅,而“东南一洞天”则暗示了其所在之地的幽静与神秘,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幅远离尘嚣、遁入自然的画卷。

颔联“老去折腰羞作县,醉中因酒得称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一种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老去的隐士不愿再为官府折腰,宁愿在醉酒中获得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由感,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逃避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颈联“门高剩有栽槐地,年好多收卖橘钱”,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情景。高高的门扉旁,或许还留有一片栽植槐树的土地,而每年收获的橘子,不仅满足了日常所需,还能作为额外的收入。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隐士生活的自给自足,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尾联“为报五湖风月道,秋来须载彩衣船”,以“五湖风月道”象征广阔的自然世界与无尽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在秋天到来之时,他希望乘坐色彩斑斓的船只,畅游于山水之间,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过上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充满了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野兴二首·其一

东望城闉十里遥,野人生计日萧条。

棋枰弃置机心息,肉食蠲除业境消。

送药时时过邻父,放鱼日日度溪桥。

自怜爱物还成癖,门巷春来草没腰。

(0)

田家二首·其二

新插茅檐红槿篱,秋深黄叶已飞飞。

滩头水阔孤舟去,渡口风寒白鹭啼。

(0)

新蝉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0)

集字联

习勤不置能损欲;闻过则喜真得师。

(0)

题童子寺五言

西登童子寺,东望晋阳城。

金川千点渌,汾水一条清。

(0)

何当行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外合不由中,虽固终必离。

管鲍不世出,结交安可为。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