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万顷烟,孤峰一湾月。
常伴高人吟,邈与尘世绝。
曾随捕鱼者,一棹缘源入。
不识芙蓉花,别来几攀折。
平湖万顷烟,孤峰一湾月。
常伴高人吟,邈与尘世绝。
曾随捕鱼者,一棹缘源入。
不识芙蓉花,别来几攀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尘世的画面。首句“平湖万顷烟”以“万顷”形容湖面之广,烟波浩渺,营造出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接着“孤峰一湾月”则通过对比,突出孤峰的独立与月光的柔和,两者相映成趣,给人以静谧之美感。
“常伴高人吟,邈与尘世绝”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主题。这里的“高人”不仅指诗人自己,也暗含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与世俗的纷扰隔绝,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后四句“曾随捕鱼者,一棹缘源入。不识芙蓉花,别来几攀折”则通过具体的情境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他曾经跟随捕鱼的人,划着小舟深入源头,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他或许错过了沿途的美景,比如“芙蓉花”,但这也暗示了他在追求精神世界的旅程中,可能会错过一些表面的物质享受或短暂的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追求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牺牲和错过。它既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同时参外庭,一朝谢朝列。
铩羽非难驯,所惊峻网设。
逸足睎高骧,聊以就羁绁。
予季庙廊姿,为邦茂时哲。
及期宣令猷,何暮伫来辙。
承檄惧有愆,趋装怅无悦。
曾是东山情,薄兹西河烈。
芳岁若电驰,隆休亦飙瞥。
翘首关路长,寸心念将别。
张君二徐流,篆分特精妙。
独坐淮水濆,临池伴鱼钓。
京口蹑寒芜,彭城搴荒藋。
扁舟浮汉江,一揽关山要。
西上定军山,咨嗟武侯庙。
旋车下秦栈,绝谷随奔峭。
昭陵图骏骨,汉阙悲残照。
石鼓在燕山,望诸可凭吊。
还登尼父堂,礼器存遗诏。
囊中金石文,一室供长啸。
诸子并多材,笔画皆克肖。
削柎追宜官,俗书嗤逸少。
尤工苍雅学,深鄙庸儒剽。
郤思旧游国,转瞬分疆徼。
古堠出夕烽,平林延野烧。
惟此数卷书,鸣琴对言笑。
持以勖儿曹,四海有同调。
莫浪逐王孙,但从诸母漂。
诸陵何崔嵬,不改苍然色。
下蟠厚地深,上峻青天极。
佳气郁葱䓤,灵长讵可测。
云何宫阙旁,坐见獯东偪。
空劳牲醴陈,微寘神岂食。
仁言人所欣,盗言人所惑。
小修此陵园,大屑我社稷。
朅来复仲春,再拜剪荆棘。
臣子分则同,骏奔乃其职。
区区犬马心,愧乏匡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