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衮衮尽公卿,肯附莲花幕下名。
北海胸襟余耿介,临川心迹最光明。
关中漕运今方急,塞上兵戈正未平。
闻道至尊常旰食,诸君努力作干城。
旧游衮衮尽公卿,肯附莲花幕下名。
北海胸襟余耿介,临川心迹最光明。
关中漕运今方急,塞上兵戈正未平。
闻道至尊常旰食,诸君努力作干城。
此诗《书怀》由清代诗人金念曾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当前时局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照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旧游衮衮尽公卿,肯附莲花幕下名”,诗人回忆往昔,昔日的同僚好友皆已晋升为高官显贵,而自己却不愿趋炎附势,甘愿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清高的名声。这里以“莲花幕”借指权贵之位,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淡泊态度。
颔联“北海胸襟余耿介,临川心迹最光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性格特征。北海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名臣杨震,以其正直不阿著称;临川则是南朝宋的文学家谢灵运,以其才华横溢、个性鲜明为人所知。这两句通过典故,赞扬了诗人坚守正直、光明磊落的品格。
颈联“关中漕运今方急,塞上兵戈正未平”,直接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关中地区是古代漕运的重要通道,此时可能因战乱或其它原因而面临运输困难;塞上则指边疆地带,战争频仍。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尾联“闻道至尊常旰食,诸君努力作干城”,诗人通过“至尊”(即皇帝)的勤政形象,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和期望,同时也鼓励同僚们要像捍卫国家的城墙一样,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这一联体现了诗人作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综上所述,《书怀》一诗通过回顾历史、反思现实,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沉的政治洞察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舟中不记春将暮,忽见风中有飞絮。
巧能投隙入青帘,媚欲依人沾白纻。
漫空舞雪真颠彺,天地明远春茫茫。
琼楼玉宇最高处,因风作态随飘扬。
毡铺球转俱无益,雀啄鱼吹供戏剧。
儿童欲捉到手难,始终凭藉东风力。
柳花飞尽春江头,春光欲去不可留。
污池但有青萍合,烟景凄迷柳线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