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集程仲凯玉树亭同梅太符罗高君作》
《秋夜集程仲凯玉树亭同梅太符罗高君作》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珠帘十二锁兰苕,一树亭亭碎月摇。

贝叶恍疑天竺寺,琼花如睹广陵桥。

阶前秀色呈诸谢,庭后新声度六朝。

最是缟衣明夕梦,相思愁绝彩云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的一次聚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景物之美与情感之深。首先,“珠帘十二锁兰苕”,以珠帘比喻精致的装饰,兰苕象征着高雅的植物,营造出一种华美而清幽的氛围。“一树亭亭碎月摇”则将月光洒在树上,形成斑驳光影的效果,生动地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美丽。

接着,“贝叶恍疑天竺寺,琼花如睹广陵桥”,运用了比喻和联想的手法,将眼前的景象与遥远的佛教圣地和历史名桥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这种跨越时空的联想,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阶前秀色呈诸谢,庭后新声度六朝”,进一步描绘了聚会场所的环境,通过“诸谢”和“六朝”这两个文化符号,暗示了聚会的高雅和历史底蕴,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和追慕。

最后,“最是缟衣明夕梦,相思愁绝彩云遥”,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缟衣代表纯洁与高洁,明夕梦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期待,而“彩云遥”则象征着距离与别离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秋夜聚会的美景,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携琴图

偶因秋兴携琴去,古木苍藤何处村。

行过溪桥山路合,白云千亩不知门。

(0)

天台玉汉桥道院八咏·其八外墅

山光分远近,云气异朝晡。

过客俱能赋,开轩即是图。

(0)

保定王氏母九十得赐帛乡人合燕为寿

皇家赐帛出郊圻,王母光荣九十时。

仙露酿成千日酒,春风来自万年枝。

旧颁官诰从儿贵,新制恩袍与体宜。

已是八荒开寿域,城南咫尺接天墀。

(0)

钞掠

钞掠民何赖,孤穷痛不禁。

江山惨寒色,鸿雁有哀音。

白发三年病,青霄万里心。

路迷尘冉冉,肠断暮骎骎。

(0)

释闷

世乱复为客,衰颜对物华。

江城年节酒,野树岁寒花。

雪岭明残照,烟汀带落霞。

为谁添白发,何计问丹砂。

(0)

高卧

冰霜寒序集,灯火夜堂深。

高卧尘侵榻,长吟雪满簪。

空存三寸舌,不负百年心。

慷慨能忘死,饥寒亦易禁。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