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折瑶华向绿畴,风光满目尽离愁。
茂林修竹多嘉客,万壑千岩忆旧游。
汉诏已闻求泛驾,祢狂无自屈岑牟。
荆山待价何忧晚,龟手犹期裂地酬。
欲折瑶华向绿畴,风光满目尽离愁。
茂林修竹多嘉客,万壑千岩忆旧游。
汉诏已闻求泛驾,祢狂无自屈岑牟。
荆山待价何忧晚,龟手犹期裂地酬。
这首诗是刘筠在宋朝创作的,名为《许洞归吴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
首句“欲折瑶华向绿畴”表达了诗人想要摘取天然瑰丽的花朵,面向着郁郁葱葱的绿色田野。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他渴望捕捉那些美好的瞬间。
“风光满目尽离愁”则透露出诗人在欣赏美丽景致时,内心却充满了离别的忧伤。这种美景与情感的交织,显示出诗人的深沉情怀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接下来的“茂林修竹多嘉客,万壑千岩忆旧游”进一步描绘了一番繁盛的林木和蜿蜒的竹丛,以及众多美丽的山川。诗人通过这些景物勾起了对往昔旅行的回忆,这些自然景观似乎都成了他内心记忆的载体。
“汉诏已闻求泛驾,祢狂无自屈岑牟”中的“汉诏”,可能指的是某种召唤或命令,而“求泛驾”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乘船漂泊的愿望。后半句中的“祢狂”一词给人一种奔放不羁的感觉,反映出诗人的性格和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荆山待价何忧晚,龟手犹期裂地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荆山的等待和期盼。他似乎在期待着某种变化或是解脱,而“龟手犹期裂地酬”中的“龟手”,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慢慢积累力量,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他内心复杂的情绪。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到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变迁时所表现出的情感世界。
十日愁阴病不出,卧看春归无计惜。
诗翁遣送淮海春,衰眼熨开云雾拆。
胭脂注脸匀未遍,肉红借酒生真色。
了知造物著意深,倾倒春工不馀力。
年来不顾溱洧女,载酒非公复安适。
且将妙句写馀妍,欲立佳名付精识。
一春颇困歌湮没,回首纷华三太息。
愿言乞与洗心方,归对炉香诵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