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愁阴病不出,卧看春归无计惜。
诗翁遣送淮海春,衰眼熨开云雾拆。
胭脂注脸匀未遍,肉红借酒生真色。
了知造物著意深,倾倒春工不馀力。
年来不顾溱洧女,载酒非公复安适。
且将妙句写馀妍,欲立佳名付精识。
一春颇困歌湮没,回首纷华三太息。
愿言乞与洗心方,归对炉香诵周易。
十日愁阴病不出,卧看春归无计惜。
诗翁遣送淮海春,衰眼熨开云雾拆。
胭脂注脸匀未遍,肉红借酒生真色。
了知造物著意深,倾倒春工不馀力。
年来不顾溱洧女,载酒非公复安适。
且将妙句写馀妍,欲立佳名付精识。
一春颇困歌湮没,回首纷华三太息。
愿言乞与洗心方,归对炉香诵周易。
这首宋诗是朱松所作,以次韵的方式回应刘禹锡的浅红芍药诗。诗人描述了自己因十日阴雨而病榻缠身,只能卧床看着春天离去,内心充满无奈。然而,好友刘禹锡(梦得)的诗犹如春风吹散了他心中的阴霾,使他眼前豁然开朗。诗人赞美刘禹锡的诗句赋予了春天更深的意义,仿佛倾尽全力展现了春光的美妙。
诗人感慨自己近年来疏于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如溱洧女子般的青春不再,只能借酒消愁。但他决定珍惜眼前的美好,将刘禹锡的佳句记录下来,以表达对春光余韵的赞美。他感叹春光易逝,曾经的繁华如今只能在回忆中叹息。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借助刘禹锡的诗篇洗涤心灵的愿望,回到家中对着炉香诵读《周易》,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