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公俱古佛,遗迹在新亭。
塔寺疑神造,山川本地灵。
峰秋阳雁断,潭暮雨龙腥。
老宿忘言久,閒抛案上经。
两公俱古佛,遗迹在新亭。
塔寺疑神造,山川本地灵。
峰秋阳雁断,潭暮雨龙腥。
老宿忘言久,閒抛案上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的《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十二)目云亭》。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衡山福严寺中的目云亭及其周边环境。"两公俱古佛"暗示了塔寺的历史悠久,仿佛有古代高僧的遗风;"遗迹在新亭"表达了对先贤留下的禅意遗迹的敬仰。接下来的两句,"塔寺疑神造,山川本地灵",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以及山川的灵秀之气。
"峰秋阳雁断,潭暮雨龙腥",通过描绘秋天峰顶的雁影稀疏和傍晚潭水的雨后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两句"老宿忘言久,閒抛案上经",则体现了寺庙生活的寂寥与修行者的超然心境,老僧沉浸在无言的禅定中,将日常经书随意放置一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禅意于山水之间,展现了衡山福严寺的独特风貌和禅宗文化的深远影响。
道人何为者,阳狂时放言。
宝塔昔所构,铁券今尚存。
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
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
无食辄行乞,一饱常闭门。
尔来二十年,未尝变寒温。
嗟哉岂徒然,此意未易言。
偶来一笑喜,但恐笑我昏。
公居颍水上,德与颍水清。
身闲道转胜,内足无复营。
平昔富交游,开门坐常盈。
退居万事乐,独恨无友生。
汝颍亦多士,后来非老成。
赵公平生旧,情好均弟兄。
少年结意气,晚岁齐功名。
携手践廊庙,蹑足辞钧衡。
徜徉里闾间,脱略世俗萦。
兴来忽命驾,一往千里轻。
白发俨相映,元勋各峥嵘。
人生会面难,此会有余情。
遨游西湖中,仲夏草木荣。
壶觞列四坐,歌舞罗前楹。
画舫极氵公溯,肩舆并逢迎。
棹进凫鸭乱,乐作虫鱼惊。
近寺骈履迹,高台吹笑声。
往事语京洛,余欢发吟赓。
拳拳主人厚,款款来客诚。
此乐有时尽,此好何由倾。
《赵少师自南都访欧阳少师于颍州留西湖久之作》【宋·苏辙】公居颍水上,德与颍水清。身闲道转胜,内足无复营。平昔富交游,开门坐常盈。退居万事乐,独恨无友生。汝颍亦多士,后来非老成。赵公平生旧,情好均弟兄。少年结意气,晚岁齐功名。携手践廊庙,蹑足辞钧衡。徜徉里闾间,脱略世俗萦。兴来忽命驾,一往千里轻。白发俨相映,元勋各峥嵘。人生会面难,此会有余情。遨游西湖中,仲夏草木荣。壶觞列四坐,歌舞罗前楹。画舫极氵公溯,肩舆并逢迎。棹进凫鸭乱,乐作虫鱼惊。近寺骈履迹,高台吹笑声。往事语京洛,余欢发吟赓。拳拳主人厚,款款来客诚。此乐有时尽,此好何由倾。
https://shici.929r.com/shici/Gf66w6Z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