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迎铁锡,半是水为程。
故国往来熟,空门宿食清。
旧房云借住,早路月同行。
象骨最高处,师今履似平。
海风迎铁锡,半是水为程。
故国往来熟,空门宿食清。
旧房云借住,早路月同行。
象骨最高处,师今履似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前往雪峰的行程,通过海风、铁锡、水路等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诗中“故国往来熟”一句,表达了对故土的熟悉和依恋;“空门宿食清”则传递出僧人修行时的简朴与宁静。
“旧房云借住,早路月同行。”这里“旧房”可能指的是寺庙或僧人的居所,而“云借住”则是诗人对僧人临时停留之处的美好比喻;“早路月同行”则描绘了僧人在清晨踏上旅途,与明月为伴的情景,既表达了僧人的坚定信念,也表现了诗人对其境遇的赞美。
最后两句“象骨最高处,师今履似平。”“象骨”可能是指山峰的形状,如同象牙一般高耸,“最高处”则强调了雪峰的险峻与高度;“师今履似平”中的“师”字或许是对僧人的尊称,整句表达的是尽管山路崎岖,但在僧人眼中却仿佛变得平坦无阻,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僧人精神境界的敬佩,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及其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精神状态的向往和赞赏。
生事念死隔,歘如过鸟飞。
长空不留迹,清叫竟何之。
死者固已矣,生者谩相思。
昭亭雪塞山,相遇忘寒饥。
解剑贳浊酒,果肴躬自携。
扫除长少分,旷荡文章期。
赠蒙以大白,自谓无复疑。
及将起草茅,谨札还先驰。
邀我采石渡,烂醉霜蟹肥。
沉吟望夫曲,朗诵天门诗。
险绝必使和,凡鱼岂龙追。
篇篇被许可,当友不当师。
凌晨挂高帆,公行我言归。
一别三四秋,音问山中稀。
去年集选曹,僮瘦马力羸。
访公国东门,问我来何时。
青刍与白饭,诸子争赍持。
论新复谈故,谓我今逾奇。
南还得长篇,万里衔光辉。
此德未云报,讣音裂肝脾。
桓桓万人英,不遇终愁羁。
一官止太学,薄命吁可悲。
所嗟吾道丧,斯文竟何为。
譬彼卞子玉,弃置污浊泥。
凤来无嘉禾,啄肉纷群鸱。
彼苍厥有主,此理安无欺。
呜呼如之何,酸嘶复酸嘶。
《哭梅直讲圣俞》【宋·郭祥正】生事念死隔,歘如过鸟飞。长空不留迹,清叫竟何之。死者固已矣,生者谩相思。昭亭雪塞山,相遇忘寒饥。解剑贳浊酒,果肴躬自携。扫除长少分,旷荡文章期。赠蒙以大白,自谓无复疑。及将起草茅,谨札还先驰。邀我采石渡,烂醉霜蟹肥。沉吟望夫曲,朗诵天门诗。险绝必使和,凡鱼岂龙追。篇篇被许可,当友不当师。凌晨挂高帆,公行我言归。一别三四秋,音问山中稀。去年集选曹,僮瘦马力羸。访公国东门,问我来何时。青刍与白饭,诸子争赍持。论新复谈故,谓我今逾奇。南还得长篇,万里衔光辉。此德未云报,讣音裂肝脾。桓桓万人英,不遇终愁羁。一官止太学,薄命吁可悲。所嗟吾道丧,斯文竟何为。譬彼卞子玉,弃置污浊泥。凤来无嘉禾,啄肉纷群鸱。彼苍厥有主,此理安无欺。呜呼如之何,酸嘶复酸嘶。
https://shici.929r.com/shici/4799t.html
积学久未遇,忠言今可施。
请君略细故,吐出胸中奇。
悉救当世弊,自结明主知。
不唯振宪纲,进当司鼎彝。
用广财已乏,官冗人愈卑。
政宽法不举,将偄边无威。
家家侈声乐,淳源变浇漓。
土木绚金碧,佛仙竞新祠。
此乃腹心疾,岂止为疮痍。
言者曾未及,虽言多恚私。
苟非大奸邪,恶足求瑕玼。
举朝无完人,何以禆明时。
尝读喜似篇,左右皆宜之。
乃知荆山璧,天地终不遗。
去垩无变容,诚明达神祗。
我方卧岩谷,所友鹿与麋。
感君营从过,枯木春风吹。
又如得黄粱,慰我久苦饥。
承诏不敢留,欢言遽暌违。
殷勤何以报,报君以芜辞。
番禺西城偏,九石名九曜。
危根插沧浪,古魄镇临眺。
何人试巧手,凿此混沌窍。
森森毛发散,伟伟仪形肖。
葱苍翠雾湿,玲珑秋月照。
痕添海潮上,声酸朔风叫。
龙归忧利剑,鳌泣怖长钓。
曾非借霹雳,安得离岩峤。
菱溪与太湖,所得信未妙。
谁将置濠隍,我愿植廊庙。
坚贞以类举,邪僻令遁跳。
濡毫勒阴崖,卑语君莫诮。
乐老出三峡,骑驴访名山。
一见五老峰,笑傲遂忘还。
萧萧太古松,徙倚青崖间。
泉石托生计,云霞会追攀。
我宁求世人,世人非我闲。
鍊气得真惠,神针起疵瘝。
何时驾皓鹤,定应出尘寰。
王母如问仆,为谢今钝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