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兰其饵桂其浆,媚公子兮夜未央。
我独知君非任侠,依之为社降民康。
碧天楚蜺蜷云语,青树秦鸾贴雪翔。
迎送未须弹古瑟,过风钗佩极琅锵。
椒兰其饵桂其浆,媚公子兮夜未央。
我独知君非任侠,依之为社降民康。
碧天楚蜺蜷云语,青树秦鸾贴雪翔。
迎送未须弹古瑟,过风钗佩极琅锵。
这首诗《春申君庙灯筵词》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申君庙中灯筵的景象与氛围,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椒兰其饵桂其浆”,以椒、兰、桂等香料和佳酿象征着庙中供奉的香火与美酒,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温馨的祭祀氛围。接着“媚公子兮夜未央”一句,将春申君比作尊贵的公子,夜晚仍未结束的灯筵则暗示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长久纪念与敬仰。
“我独知君非任侠,依之为社降民康”表达了诗人对春申君并非一般豪侠之士的认识,而是以其德行与智慧,赢得了民众的爱戴与社会的安宁。这不仅是对春申君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家形象的向往。
“碧天楚蜺蜷云语,青树秦鸾贴雪翔”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碧空中的彩云仿佛在低语,青树上的秦鸾轻盈地飞翔于雪花之间,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又暗喻了春申君庙中庄严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
最后,“迎送未须弹古瑟,过风钗佩极琅锵”则以迎送宾客时无需弹奏古瑟,只需佩戴华丽的首饰就能彰显尊贵,来强调春申君庙中礼仪的高雅与和谐。同时,琅锵之声象征着庙中活动的热烈与庄重,进一步烘托了祭祀的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申君庙灯筵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昔人架屋著闲汉,同道嗔之不与语。
秀峰屋下没闲人,不是超佛即超祖。
佛祖至大渠更超,此屋黄金君勿惮。
下山遍访檀施门,必有奇人咄嗟办。
青田东望山如蓝,过岭独喜云腴甘。
丛林荒寒不入眼,耆旧只今多住庵。
汾阳昭对矮师叔,甘露有源梅子熟。
长年风月但平分,一日空来鼎三足。
屋头高梧忽秋声,老去彼此云无情。
归山自畜长柄杓,珍重庵头折脚铛。
顾影不成舞,披襟欲御风。
人怜经岁别,月与旧时同。
鹤警露华白,鱼潜水鉴空。
举杯还径醉,归梦广寒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