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隐隐别归桡,赖尔诸贤破寂寥。
未必林宗多似许,还应茂世兴偏饶。
行厨浣露青丝润,小榼倾霞紫珀骄。
不为野夫眠思发,乘潮还向玉龙桥。
秋山隐隐别归桡,赖尔诸贤破寂寥。
未必林宗多似许,还应茂世兴偏饶。
行厨浣露青丝润,小榼倾霞紫珀骄。
不为野夫眠思发,乘潮还向玉龙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昆城返回茂俭时的情景,以及友人王世贞与无美、伯龙相送的温馨画面。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山色的静谧与深远,以及友人间情谊的深厚。
首句“秋山隐隐别归桡”,以“秋山”和“隐隐”描绘出秋天山色的朦胧之美,而“别归桡”则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赖尔诸贤破寂寥”一句,表达了在孤独中得到朋友陪伴的喜悦之情,使得原本可能显得寂寞的旅程变得不再孤单。
“未必林宗多似许,还应茂世兴偏饶”两句,通过类比和反问,赞美了友人的陪伴如同林宗(东汉名士)一般珍贵,同时也预示着茂俭之地的友情之盛。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行厨浣露青丝润,小榼倾霞紫珀骄”描绘了旅途中的宴饮场景,通过“行厨”、“浣露”、“青丝润”、“小榼”、“倾霞”、“紫珀骄”等词语,不仅展现了食物的美味与精致,也体现了友人间的亲密与豪迈。
最后,“不为野夫眠思发,乘潮还向玉龙桥”表达了诗人虽为旅人,但因有好友相伴,心无挂碍,即使夜深也不觉疲倦,期待再次相聚的场景。这里的“玉龙桥”可能是友人居住地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与旅途的诗意,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始贺火流西,还嗟斗斜闰。
余暑犹强颜,新凉颇难进。
燥刚渴欲坼,焦卷秃如烬。
炎官扶日毂,辉赫不停运。
登临有高台,勇往得三俊。
仍将王郎子,飞步凌劫仞。
风从噫气来,云作坏山阵。
乡如垂头鱼,忽已蛰虫振。
空明晚逾清,更要孤月印。
书生乃易与,俛仰更喜愠。
凭阑天为高,举酒山欲近。
奇书铁钩锁,丽句锦窠晕。
兹游我辈独,难挽软红轫。
君看笼中鸟,宁识咸池韵。
迟日温风护海棠,十分颜色醉春妆。
天公已许晴教好,说与鸣鸠一任忙。
报事碧鸡坊里来,今年花少似前回。
笙簧冷落遨头病,不著梁州打不开。
白龙青峡紫烟炉,山北山南只半涂。
说与同来绿玉杖,他年终补卧游图。
梅坞桃蹊斫竹初,三旬高卧信音疏。
春虽与病无交涉,雨莫将花便破除。
祗合蘧蘧随梦去,何须咄咄向空书。
颇闻蜀锦犹相待,去岁今朝已雪如。
结庐占城市,初岂卜云吉。
谒医并治庖,二事便衰疾。
乘除徐自笑,翻觉此计失。
经年不见山,无异处暗室。
平生痼烟霞,岁晚成俗物。
安得百尺楼,屋上高突兀。
列岫拥青来,爽气助占毕。
尝试与匠谋,工费蜡毛出。
俸余强弩末,家事空囊涩。
经营十年余,高兴竟萧瑟。
人生不如意,十事常六七。
身今况迟暮,长算屈短日。
纵成此段奇,发白何由漆。
且学商山翁,弯跧蛰霜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