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复涉水,登山复登山。
行行不计程,日日山水间。
及兹五丁峡,蜀道方险艰。
水多洪涛恶,山有乱石顽。
梁摧乃能渡,梯绝无由攀。
我马毛已焦,我仆力已孱。
岂因筋骨劳,而使涕泪潸。
幽林好鸟鸣,听之心自闲。
西南六诏地,此去何时还。
斯须敢忘君,咫尺不违颜。
愿承风八翼,直上天九关。
涉水复涉水,登山复登山。
行行不计程,日日山水间。
及兹五丁峡,蜀道方险艰。
水多洪涛恶,山有乱石顽。
梁摧乃能渡,梯绝无由攀。
我马毛已焦,我仆力已孱。
岂因筋骨劳,而使涕泪潸。
幽林好鸟鸣,听之心自闲。
西南六诏地,此去何时还。
斯须敢忘君,咫尺不违颜。
愿承风八翼,直上天九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穿越艰难险阻的五丁峡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首句“涉水复涉水,登山复登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旅程的艰苦,水路与山路交替,步步为营。接着“行行不计程,日日山水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行程的不在乎,只专注于眼前的山水美景,沉浸于自然之中。
“及兹五丁峡,蜀道方险艰”点明了地点和环境的险恶,五丁峡是蜀道中最为险峻的部分。接下来的“水多洪涛恶,山有乱石顽”进一步描绘了峡谷内水流湍急、波涛汹涌,以及山石嶙峋、险象环生的景象。
“梁摧乃能渡,梯绝无由攀”描述了渡河和攀登的困难,桥梁折断才能勉强渡过,梯子断裂无法攀爬,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难。随后“我马毛已焦,我仆力已孱”则通过马和仆人的状态,侧面反映了旅途的艰辛,马毛焦黄,仆人疲惫不堪。
“岂因筋骨劳,而使涕泪潸”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的无奈与感慨,虽然身体劳累,但内心却并未因此而感到悲伤或绝望。接下来“幽林好鸟鸣,听之心自闲”转而描写旅途中的美好瞬间,幽静的森林中传来悦耳的鸟鸣声,让人心情宁静,暂时忘却了旅途的疲惫。
“西南六诏地,此去何时还”提到了前往西南边疆的遥远路程,暗示了诗人可能需要长时间跋涉,对未来的归期充满不确定性。最后“斯须敢忘君,咫尺不违颜”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也时刻不忘君王的恩赐,以及对朋友的承诺,体现了忠诚与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穿越五丁峡时的艰难旅程,以及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同时也融入了对友情、忠诚和未来的思考。
吾有西山桐,密邻桃与李。
得地自行根,受芘逾高藟。
上濯春云膏,下滋醴泉髓。
盘结侔循环,岐分类枝体。
乘虚肌体大,坟涨土脉起。
扶疏向山壤,蔓衍出林地。
愿偕久深固,无为半生死。
倘仪大厦材,合抑由兹始。
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
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
霜后威气裂,随风到烟坞。
虽非松柏子,受命亦知土。
谁能好琴瑟,种之向春圃。
始知非凡材,诸木岂予伍。
昔年献赋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却悲。
三径仅存新竹树,四邻惟见旧孙儿。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
更见桥边记名姓,始知题柱免人嗤。
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
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白发任教双鬓改,黄金难买一生闲。
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
自笑微躯长碌碌,几时来此学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