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时致主期尧舜,力道终身致孔颜。
出处两途公试看,几时能放此心閒。
遭时致主期尧舜,力道终身致孔颜。
出处两途公试看,几时能放此心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题云御史舟中偶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实现理想与追求道德至高境界的坚定信念。
首句“遭时致主期尧舜”,诗人以“遭时”表明自己处于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时代,期望能够辅佐君主,达到像古代圣王尧舜那样的治国水平。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高度责任感。
次句“力道终身致孔颜”,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这里的“孔颜”指的是孔子和颜回,他们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诗人表示自己将一生致力于提升自己的道德修为,达到孔子和颜回那样的境界。
后两句“出处两途公试看,几时能放此心閒”,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内心的坚持。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面对仕途与隐逸两种生活方式的抉择,他以“公试看”表达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选择的自信。同时,“几时能放此心閒”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内心平静的渴望,以及在追求理想与道德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宁静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于理想实现与道德追求的执着,展现了其深沉的人生哲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薄游每违己,兹行遂登危。
峻阪荡胸立,恍若对镜窥。
传呼半空响,濛濛上烟霏。
木末见前驱,可望不可追。
跻攀百千盘,有顷身及之。
白云叵揽撷,但觉沾人衣。
高木傲烧痕,葱茏茁新荑。
春禽断不到,惟有蜀魄啼。
谓非人所寰,居然见锄犁。
山农如木客,上下翾以飞。
宁知有康庄,生死安崄巇。
室屋了无处,恐尚橧巢栖。
安得拔汝出,王路方清夷。
词汝来前!酹汝一杯,汝敬听之。
念百年歌哭,谁知我者,千秋沆瀣,若有人兮。
芒角撑肠,清寒入骨,底事穷人独坐诗。
空中语,问绮情忏否?几度然疑。
玉梅冷缀莓枝,似笑我、吟魂荡不支。
叹春江花月,竞传宫体,楚山云雨,枉托微词。
画虎文章,屠龙事业,凄绝商歌入破时。
长安陌,听喧阗箫鼓,良夜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