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每违己,兹行遂登危。
峻阪荡胸立,恍若对镜窥。
传呼半空响,濛濛上烟霏。
木末见前驱,可望不可追。
跻攀百千盘,有顷身及之。
白云叵揽撷,但觉沾人衣。
高木傲烧痕,葱茏茁新荑。
春禽断不到,惟有蜀魄啼。
谓非人所寰,居然见锄犁。
山农如木客,上下翾以飞。
宁知有康庄,生死安崄巇。
室屋了无处,恐尚橧巢栖。
安得拔汝出,王路方清夷。
薄游每违己,兹行遂登危。
峻阪荡胸立,恍若对镜窥。
传呼半空响,濛濛上烟霏。
木末见前驱,可望不可追。
跻攀百千盘,有顷身及之。
白云叵揽撷,但觉沾人衣。
高木傲烧痕,葱茏茁新荑。
春禽断不到,惟有蜀魄啼。
谓非人所寰,居然见锄犁。
山农如木客,上下翾以飞。
宁知有康庄,生死安崄巇。
室屋了无处,恐尚橧巢栖。
安得拔汝出,王路方清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黄罴岭的艰难旅程与所见所感。开篇“薄游每违己,兹行遂登危”表达了诗人虽不情愿却不得不踏上危险之旅的心情。接着“峻阪荡胸立,恍若对镜窥”生动地描绘了山路陡峭,仿佛站在镜子前般清晰可见的景象。
“传呼半空响,濛濛上烟霏”写出了登山途中,呼喊声在空中回荡,雾气弥漫的景象。而“木末见前驱,可望不可追”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能看到前方的引导者,却无法追赶的无奈。
“跻攀百千盘,有顷身及之”描述了诗人不断攀爬,最终到达山顶的过程。“白云叵揽撷,但觉沾人衣”则通过触碰白云却无法摘取,感受到云雾的湿润,展现了山顶的清凉与神秘。
“高木傲烧痕,葱茏茁新荑”描绘了山顶树木茂盛,即使经历过火灾痕迹,依然生机勃勃,新芽生长的景象。“春禽断不到,惟有蜀魄啼”则通过鸟儿的稀少和蜀地特有的鸟叫声,营造出山顶的寂静与孤独。
“谓非人所寰,居然见锄犁”表达了诗人惊讶于在如此偏远之地竟然见到耕作的痕迹,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山农如木客,上下翾以飞”将山农比作自由飞翔的木客,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宁知有康庄,生死安崄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感慨,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要勇往直前。“室屋了无处,恐尚橧巢栖”则通过想象山民可能居住在树洞中,反映了他们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最后,“安得拔汝出,王路方清夷”表达了诗人希望帮助山民走出困境,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体现了其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黄罴岭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
涉涧扪萝入洞天,冷风吹面鬓萧然。
白云厓壁三千丈,劫火丘墟二十年。
喜有丹书藏石室,肯留诗客卧松烟。
夜深月冷闻天乐,疑是瑶台宴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