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净境,咫尺不易通。
今朝解尘缚,始到天人宫。
叠嶂拥崔嵬,夏木郁青葱。
白鸟巢半山,掩映画图中。
高低辟窗牖,绿阴翳芳丛。
境寂意自佳,坐久心弥空。
更兹主人贤,晤语禅味融。
归途若有得,便欲超樊笼。
奈此尘缘深,踪迹如惊鸿。
驱车出兰若,俯首坐疏篷。
连日滞江干,风雨渺冥濛。
缅怀支道林,此会何时逢。
人间有净境,咫尺不易通。
今朝解尘缚,始到天人宫。
叠嶂拥崔嵬,夏木郁青葱。
白鸟巢半山,掩映画图中。
高低辟窗牖,绿阴翳芳丛。
境寂意自佳,坐久心弥空。
更兹主人贤,晤语禅味融。
归途若有得,便欲超樊笼。
奈此尘缘深,踪迹如惊鸿。
驱车出兰若,俯首坐疏篷。
连日滞江干,风雨渺冥濛。
缅怀支道林,此会何时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隐逸画卷。诗人以人间仙境为背景,通过"咫尺不易通"表达了对净境的向往和难得一见的感慨。夏日里,山势险峻,树木葱郁,白鸟栖息山腰,如同画中景致。居室设计巧妙,窗明几净,绿荫环绕,营造出宁静宜人的氛围。诗人在此与贤德主人交谈,禅意融洽,令人心旷神怡,萌生超脱尘世束缚的愿望。
然而,尘世牵绊太深,诗人只能暂时逃离,如同惊鸿般短暂。在江边滞留多日,风雨交加,诗人不禁怀念起道林那样的高僧,期待能再次有这样的禅修相聚。整首诗以江口阻风为触发点,表达了对纯净精神生活的渴望和现实中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禅意情怀。
剡溪春水碧鳞鳞,剡水野藤如乱云。
剡人伐藤就溪洗,匠出素笺黄土纹。
大笺敷腴便竿牍,小笺轻盈日千束。
我昔少年贪著纂,累笥连箱输不足。
年来弃置百事休,引腕就书如畏囚。
有时得笺不自爱,杜曲蛮歌相献酬。
世人贵贱随人好,西家弃物东家宝。
退笔成山何足道,为我攻修太玄草。
山压众峰首,寺占紫云顶。
西游金泉来,登山缓归轸。
昨暮下三峡,出谷已延颈。
山名高剑外,回首陋前岭。
跻攀困难到,赖此昼亦永。
巍巍石城出,步步松径引。
青霄屋万楹,下俯二川境。
玉垒连金雁,西轩列阡畛。
青城与岷峨,天际暮云隐。
少城白烟里,水墨澹微影。
江流一练带,不复辨渔艇。
东惭梓隘阙,右喜锦川迥。
磐陀石不转,枯蘖弄芒颖。
四更月未出,蕙帐天风紧。
客行弊帤垢,到此凡虑屏。
暂时方外游,聊惬素心静。
明朝武江路,拘窘逐炎景。
交盖相逢水急流,八年今复会荆州。
已回青眼追鸿翼,肯使黄尘没马头。
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
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